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小疑问

(2023-02-24 20:05:01)
标签:

杂谈

      尧老,要臣下推荐接班人,第一个被推荐的丹朱,尧的儿子。尧没有答应,他认为丹朱言不及义,性情暴戾。得舜之后,尧立即让政给他,自己避位二十八年崩,舜登天子位。
      《山海经》里有这样一条:“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这里称丹朱为“帝”,很奇怪。我读到这条,觉得有什么曲折,是不是丹朱曾经践天子职,后来因什么缘故丢了位,或者禅让了?这,大概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迷。
      《史记 · 五帝本纪》唐人张守节正义引《竹书》:“帝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李白在他的诗里也说过:“尧幽囚,舜野死。”司马迁不采《竹书》而采《尚书》,大概是以为《竹书》所记不可信吧?或者以为圣明如尧舜,怎么会做不合规范制度的事?
      唐司马贞《史记》索引说:“父子继立,常道也。求贤而禅,权道也。权者,反常而合道。”权,就是权变,禅贤是世袭的一种权变之策。丹朱不贤,故尧不立丹朱而禅舜。至于其中的曲折,诸书记载不同,很难考据清楚。司马迁采《尚书》,遵正史,有他自己的微言大义,这大概就是他的史笔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方水土
后一篇:雪要化完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