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往乡下

(2022-12-17 15:05:01)
      什么时候能够想起乡下?这不好说,但诗文歌赋里提到乡下,好像充满了诗情画意。“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什么是田园牧歌?这大概就是。但是如果让歌颂乡间的诗人文士宦海名流去乡下过乡下人的田园生活,我想他未必愿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景色够美,够诗够画。再添进两个老人去,不一定是吴人,大西北大西南也行,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人嵌进那样的环境就好。他们午饭时小菜小酒略有醉意,坐在门前说说笑笑,幸福不?当然!再把眼光放远一点,孩子们忙农活的忙农活,织鸡笼的织鸡笼,小的干不了活,就自顾自在那里玩。玩什么?我们小时候玩石子儿,玩羊粪蛋儿,不论玩什么,都非常开心。
      诗人着力描绘这样的生活,把乡下描绘成世外乐源。可如果让诗人去这样惬意地生活,愿意不?未必,因为有比乡间诗情画意更好的生活。所以有些事情只能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不能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实践过的人有,比如严光,富春江上去钓鱼,应该生活得很幸福,因为他有生活来源。陶渊明就不一样,辞官去种地,开始还可以过得去,后来就穷到吃不上饭。谁愿意混到这个样子?
      我们的传统中,文人墨客好像向往的是乡下,多的是说说罢了,要渔樵耕读地生活了,说不定会叫苦连天,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就知道。这也难怪,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向往的宝地,道士向往仙山洞府,和尚向往西天佛国,可还要尘世里的人供养。科举者向往金灿灿的大椅子,门镶“耕读传家”的人,当书读到科中的时候,“耕”就成了其次。自古都是城里比乡下好,做官比做民好。只有读了书做不了官,或者官场不如意时,才会想起乡下。
      现在情况有所变化,吃农家乐很风靡,不过吃完了还是走人。听说去乡下生根的城里人也有,大概吧,如果那里有产业,有钱赚,去去还是可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友人书
后一篇:几行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