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儿太多了,说不过来。今天说一个,就是“杀鸡给猴看”。
“杀鸡给猴看”这个俗语至今还躺在人们的语言里,动不动就蹦出来吓唬人。现在我是老了,废了,在有用的那时候,不止一次地看到让猴子害怕的事情。本来懵懵懂懂,什么都不懂,以为该就是该,不该就是不该。谁知道呢,怎么有时候该的不该,不该的该,事情就是这样,信不信都得信,服不服都得服。
这个词语包含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犯错的是猴子,不是鸡,所以该杀的是猴子,但是杀了的却是鸡。杀鸡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猴子看见,让猴子知道:我能杀,有力量杀。能杀鸡,自然能杀猴子。
为什么不杀犯了错的猴子?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一个行当,就是耍猴。猴子是灵长类动物,很能模仿人,学会各种滑稽动作。一旦训练成功,脖子上拴根铁链子,往大街上一牵:“铜锣一响走四方……”,铛铛铛铛敲起来,陆陆续续围观者就来了。有了围观的人,就有钞票进账。猴子卖命地玩,主人叨叨地说,猴子的滑稽,人的逗趣,不一会儿,铜板,银元,纸钞,雪片样飞来——财路,谁会自己断自己的呢?
猴子有时候也会耍点小脾气,消极怠工,动作搞错等等,也就是犯了错,这当然要惩罚,最严厉的惩罚就是杀死,可主人舍不得,怎么办呢?捉只鸡来杀,杀鸡时一定要让猴子看到。于是一只无辜的鸡就做了刀下鸡鬼。你看那杀鸡的样子:脚踩爪子,左手提翅膀,右手举起砍刀,当着猴子的面,剁下去,身首异处,那血哗哗地往外流,吓得猴子尿都失禁了——老爷,我再也不敢了!
这一招的效果似乎很好,猴子们一个个寒蝉似的。利益,人的利益第一位,为了自家的利益,冤杀几只鸡有什么?只能说它活该,谁让他是鸡而不是猴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