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轶事,大历史
(2022-10-11 19:07:23)
今天要说的是《上海字记》,一本好书。书里记录的是百年之间上海字体的变化,但反映出来的是一段曲折的历史。要全面介绍这一本书,我没有那个能力,就举一个小例子:三百六十行里的印刷顺口溜。
排字:排字先生手段崭,顷刻排成聚真板。只须部位记得请,架上拿拿不用拣。昔人刻书须数年,今日排书只数天,只恐排书容易著书集,排得书多不值钱。(三百六十行第百五)
印书:机器印书真便当,一刻可印一大撞。又省工夫又省钱,又是玲珑又清爽。印书第一墨要精,机器墨胶多鲜明。不比木板昔用臭墨水,印成狗屁文章臭不清。(三百六十行第二百六)
刻字匠:刻字如何亦称匠,只有木头刻得像。不比当世金石家,金石刻画不走样。昔年刻字重刻书,一书须刻数年余。而今盛行石印兼铅印,何况刻板文章已废除。(三百六十行之二百八十八)
这三则在同一页的正反两面,注释说:“均为1909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杂志中‘营业写真’专栏对当时印刷业的记述。文中‘刻板文章’‘狗屁文章’‘排得书多不值钱’,反映了对雕版印刷的调侃,以及对铅印的担忧。”
这些文字里记录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铅字印刷与石印等,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们是这样一步一步从岩壁刻画、兽骨刻字等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印刷技术的,很不容易,历史很漫长。我们的祖先做出了饭菜了不起的贡献,让人敬佩,今天的伟大成就更让人兴奋。
什么叫光怪陆离?打开《上海字记》就知道了。夏天了,吃一支“美女牌冰棒”怎么样?现在我们用“自来水”,是否知道曾经的”自来火”?如果想看当年的存款单,结婚证,喜报,基金券么?还有城市牛皮癣,这里都有。要说光怪陆离,这本书基本能算得上,但它可是非常严肃的!看起来记录的都是小事情,说白了就是美术字的变化,但里面反映的却是百年历史。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