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重要,还是“礼”重要
(2022-09-27 14:20: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朔,每月农历初一。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农历初一来到祖庙,杀一只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叫告朔。当时鲁君已不亲自来告朔,告朔完全流于形式。所以子贡主张去掉饩羊。
我觉得孔子与弟子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代沟。告朔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以子贡的意思,形式主义就不要了,杀羊纯属浪费。可孔子不这么想。“礼”是古制,是规范,而且是最好的规范。社会如果没有了好的规范,那怎么行!根据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孔子以为告朔虽然已经仅存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只要形式存在,将来就有恢复旧制的可能。如果连这点形式都没有了,那就真正没有希望了。
我想,告朔仪式能不能恢复,大约孔子也未必有信心。但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只要活着,就要努力,就不能失去希望。当然应该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孔子主张“必也正名乎”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要兴礼乐,就要从正名开始。
这样,孔子与子贡的不同就很明显。子贡以为,为虚名去浪费财富,不值。社会的发展,总是越来越注重视觉效果。社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天地,它的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将来无限,节节高,步步向上。一般来说,眼下的“礼”非常重要;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有新的“礼”来代替旧的礼。名重要,实更重要。孔子的理想不是不好,而是根本实现不了。所以,还不如把羊留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