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与旧鲜
(2022-09-17 14:54:00)
新东西自然鲜,可旧东西有时候也鲜。比如父子决裂,押父于众叱之台,任群唾群骂群殴,其子顿成英雄。在我们已是旧物,没什么新鲜;但对于孙子们,听来定很新鲜。这种新鲜,我目之为旧鲜。
最近看了一个电视剧——不是全看,而是见老婆看得认真,随便瞅瞅。故事很简单:师生恋,或者叫师徒恋。故事里的男主角特别强调他只有四十几岁,这用意我明白:虽已年长,到底不是老男人,仍然春光灿烂,与漂亮弟子恋一恋,比起孔子父亲恋征在,要靠谱得多。
对这我并不非议,什么时候了,还会守着老套子么?谁跟谁恋都是正常的。我感兴趣的是里面的一个细节。男主角生病了,以为是恶疾,老婆为挽救老公的生命,与大眼睛弟子商量好以情抚慰老公,有男主角朋友说大眼睛弟子就是一味药。手术了,原来是良性,男主角很快康复,但怎么相处?问题来了。
这些纠葛我不再复述,只复述一点:弟子有台词:他生病时我是药,病好了,我就是药渣。乍一听,新鲜。但似乎记得在哪儿见过。于是乱翻旧书,果然找到了,“药渣”一说,出自清人的一本书,原文:“某帝时,宫人多怀春疾,医者曰:‘须敕数十少年药之。’帝如言。后数日,宫人皆颜舒体胖,拜帝曰:‘赐药疾愈,谨谢恩!’诸少年俯伏于后,枯瘠蹒跚,无复人状。帝问是何物?对曰:‘药渣。’”
这故事应该流传不太广,写进电视剧,定然会让人觉得新鲜。但电视剧里写进这去,未必仅是噱头,我理解有限,觉得应该还有别的意思,比如讽谏。嫦娥的故事最早见于《归藏》,说羿妻偷吃仙药后,飞上月亮变成了蟾蜍,用以吓唬女性:如果叛逃离家,就会变成癞蛤蟆。现在多小三,电视剧警告:初做是药,医好病人之后,就会变成药渣。这警告,看是新鲜,算历史,应该很旧鲜了吧?希望有人记住。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