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寂寞的等待_60122
寂寞的等待_6012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23
  • 关注人气:6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斧斤以时入山林”

(2022-09-02 15:31:41)
标签:

杂谈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在西周或者更早,人们进山砍木砍柴是有一定时间的,不是规定的时间,就不能入山。
      在奴隶社会,除了井田之内的土地,其余都是天子的,大概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吧?《礼记 · 王制》里说:“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那么,这个“以时”是什么时候呢?
      《孟子朱熹章句集注》“山林川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这个解释不够具体,草木零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按理,应该有一个准确的日子才对。
      何新先生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对“社”有详尽的考证,主要考证了“春社”这个狂欢的节日。在老黄历中,还有一个“秋社”。“社”是“社坛”或者“桑林”,是古人迎日祭天地神灵的地方,更是一个狂欢的地方。“社”日这一天,由国君主持祭社仪式,之后就是大家狂欢自由交往。之后大概是这样:秋社的这一天过了,男人进山砍柴狩猎,女人在家照看孩子收藏猎物。冬天过去了,狩猎结束,就在春社这一天,由国君主持祭社仪式,然后禁止入山,开始种田。
      柴火与猎物,似乎一部分要上缴。《庄子 · 人间世》里写了一个残疾人支离疏,他残疾得很厉害,不能参加劳动,不能当兵参战,靠给别人缝衣服洗衣服为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国君救济残疾人,发给她们粮食与柴薪,那柴薪从哪里来?应该就是砍柴的奴隶们上缴的吧?
      我们现在有禁渔,有封山,这办法,我们的古人就有了。取用与护养并举,孟子说:“不可胜用也。”我们现在是这样说的:可持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祝酒辞
后一篇:白天来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