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颠山”

(2022-08-09 19:18:46)
标签:

杂谈

      “颠山”是我们家乡的方言,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我不知道家乡人说了多少年月,反正我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谁颠山了,也就是从家里出走,暂时不回家了。
      为什么把这种事情叫“颠山”?我想了很久,大约把跑叫“颠”吧?又在深山里,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很难跑出群山,所以才这么叫的吧。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颠山”只用于年纪大的人,尤其是老人。家人之间闹矛盾,受不过气,一怒之下离家出走。能到哪儿去?无非是到同样在山里的亲戚家躲几天,给惹他生气的人一点颜色看看。如果是儿媳气走的,那名声可就大了,得赶快寻找,“请”回来,那样才能平息。
      我有一个姨奶奶,是我奶奶的亲姐姐。父母去世得早,作为老大的她,男扮女装吃了斋,抚养几个未成年的弟妹。到都安排好了,年纪已大,就再没有出嫁,一直在弟弟家生活。我记得时,她弟弟已经死了,便倚着侄子。有时受了气,便“颠山”,颠倒我们家来。那时我奶奶已经去世,我母亲很看重亲戚关系,姨奶奶来住多久都行。有一次来人请她,她不去,又过了几天,我父母送她回去,并当着大家让侄媳认了错。
      我对“颠山”这个词记忆深刻,一点半因为姨奶奶,每次她走了之后,村人都要好长时间说她颠山。后来她半瘫了,我曾去看她,她叫我“宝贝”,给了我一粒冰糖——那可是非常稀罕的东西。
      年轻人很少有出走的,生活渐渐有了问题,有人哄不住媳妇,跟人走了的有,回娘家的有,一去杳无音信的也有。如果过一段时间又回来,人们就笑话她“卖桃子去了”——乡下人也知道“桃”与“逃”同音。现在没人颠山,也就没有人知道这个词,小家也就相对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徘徊者
后一篇:追情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