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苟日新”
(2022-08-02 18:08:16)
鲁迅《古籍序跋集》,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文集目录里没有,本世纪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目录里有:“本书收入1912年至1935年鲁迅为自己辑录或校勘的古籍而写的三十五篇序跋。按各篇写作时间先后排列。”近二年所得新书里,这是比较特殊的一本。
读书的一个作用是增广见闻,曾听过象牙塔的比喻,也有孤陋寡闻等词语,别的不说,就说“孤陋寡闻”吧,说“孤”我可以算一个,这不是夸张,而是所处环境使然。亲戚朋友同事邻居实在很多,可掌起书本的,有,但绝对不多。都是乡村谋生尚且艰难的人,哪有心思沉迷于书本。我也算大家中的一员,可被视为另类、怪物,最高的评价来自兄弟:“书呆子”。
正因为这样,感觉“孤”是必然的。由于孤,所以陋。颜回住在“陋巷”,可那里应该不缺乏书卷气。我的居止大家都一样,都是穷人,所以谈不上陋,但我却非常地陋,见得少,见识短浅,真正的“寡闻”,就是井底里的那一个。
但我并不甘心。饭要天天吃,脸要天天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之于读书,依然如此。我懒,“日日新”即日积月累增广见闻,那是不可能的,总希望有一堆知识填充了自己,让自己了不得起来。《古籍序跋集》正好合了我的秉性,加之该书的注释颇丰,一堆之外又加了一堆,岂不快哉!
非常羡慕别人整理校勘古籍,所以很想了解一点。鲁迅有《古小说钩沉》,钩沉,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那里有做不完的事情,翻阅《知堂书话》,周作人先生也有同样的努力。读读他们,应该是很快乐的。
校勘需要真学问真功夫,读《<嵇康集>逸文考》《<嵇康集>著录考》《嵇康集 ·
序》等,真让人头疼,但也受益匪浅。以前以为只有小说的鲁迅,杂文的鲁迅,读这本书,让我认识了整理校勘古籍的鲁迅,对这位硬气先生的了解,不是又多了一块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