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只是故事
(2022-07-19 20:23:42)
老子骑着他那匹青牛向西,出函谷关,或者没入万山丛中,或者没入无边的沙海。东边那么多争来抢去的野心家,闹得心烦。相比较之下,还是西北清静——这大概就是老他一定要西去的原因吧。他打算一溜烟走掉的,可到了函谷关,那个守关尹名叫喜的,向他要二十吊大钱,否则就不让过去。
老子哪有钱?不过那位喜说,可以用写书来顶钱。老子只好答应,于是“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老子想:“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果然,到喜的办公室去交稿,顺利通过。他出关走了,那几串木札,喜先生提起来,就“放在堆着充公的盐,胡麻,布,大豆,饽饽等类的架子上”。
这是有关老子的最后一点故事,除了抄鲁迅之外,大半还是我瞎编的。不过翻新旧故事的传统已经很久了,我仔细翻检尧舜的故事,与孔子讲的很不一样,大概孔子也故事新编,改陈出新了吧?廖沫沙先生的杂文集里,就有十几篇故事新编,比如《东窗之下》新编秦桧杀害岳飞父子的故事,《凤兮,凤兮》写孔子的故事,似乎多少有违“述而不作”的古训,有点又“述”又“作”的意思,而那“作”又很像“述”。所以新编的故事仍然是故事。
鲁迅的《故事新编》八篇,从第一篇《补天》到最后一篇《起死》历时十三年。我读过一些解读的文章,说是有所影射。时间过去已久,那些被指为影射的人和事,是否真是鲁迅先生的意思?我想,咱见识浅陋,最好是不知道。如果不小心闹出“清风不识字”的风波来,冤哉枉也的人不知会有多少。好在我们所处的,早已不是从“维止”就能联想到“雍正去头”的意思上去的时候,只要把故事当故事讲好,那就大胆尽情地讲。
《故事新编》非常好玩。比如《起死》,庄子见路边一个骷髅,想法子弄活了,原来是一个体格高大,有三十多岁的汉子,他不知道也不相信是庄子救活了他,却揪住庄子要他的包袱和伞,庄子差点脱不了身。这样好玩的故事,怎么能不死故事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