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贰”不贰

(2022-07-15 19:17:21)
标签:

杂谈

      博客里已经说过“二”了,再来说“贰”,有点捡拾嚼余之意。不过这次是另外一个意思。那个火火的时候,读鲁迅的故事,说他是从剥削阶级阵营里杀出的“逆子贰臣”,我这里所说的正是“逆子贰臣”里的“贰”的意思。这个意思出现得很早,读先秦的文章,就有“且贰于楚也”这样的句子。沾了“贰”的名头,是否就该叫叛徒?我至今还不明白。
      大约三十年代初吧,有《文坛贰臣传》,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就是我”。为什么称鲁迅为“文坛贰臣”呢?鲁迅承认自己对时事“不免于腹诽”,“腹诽就决不是忠臣的行径”。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有人讥讽鲁迅“投降”,也就是走向了敌对的那一面,背叛了自己的阵营。这种情况,历来都是被鄙视又鄙视的。
      从这一点看,“贰”与“忠”是反义的,不忠就是贰。我们一直很注重忠,曾经被判为这边倾那边倾的,没听说用“贰”来定位,但论实质,一定被认为是贰的,因为我们相信非此即彼,即使谈不上彼此,也认作是贰于彼的,不站到这边,就有可能或者就站在那边。
      “一”是一边,“贰”是两边。只有一边就很纯粹,很安稳,有两边就得防范了,这大概是一个很久以来的教训。防“贰”,即防患于未然,最为稳妥的策略之一。鲁迅先生犯“贰”,被称之为“贰臣”,现在的人大概能够明白的很少了。据说曾设计过对鲁迅的暗杀,“梦里依稀慈母泪”,当时传言鲁迅已被杀害,他母亲非常担忧痛苦。他能幸免,实在侥幸得很。
       我读《二心集》,里面的文章可真有味。他选定了阵营,就忠心不贰,以笔作枪,犀利且坚决得很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人节那天
后一篇:经历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