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非闲

(2022-07-13 20:16:15)
标签:

杂谈

      鲁迅先生编撰的《小说旧闻钞》我没读过,据鲁迅先生说,那是他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中国小说史略》读过,那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小说史的著作。读《史略》大概能看出《旧闻钞》的一斑。
      鲁迅先生为读者想的精神值得敬佩。小说史写完了,还把那些资料印行出来,用他的话说,是为了“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这样的用心,现在绝少了。
      出版《小说旧闻钞》在当时还引起了一点风波。有人说,那是有闲阶级“所矜持的”“闲暇,闲暇,第三个还是闲暇”,由此,鲁迅先生把他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二九年在广州和上海写的一些杂文,集名曰《三闲集》。现在看来,不论《小说旧闻钞》还是《三闲集》里的杂文,即使在当时也未必是闲得无事而“以趣味为中心”的消闲品,说不定还是必须忙忙地去做的事情。
      为读者着想和为自己着想是有很大区别的。为自己着想,为名与利着想,却要说得冠冕堂皇,吹得尘土满天飞,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孔子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用在这里未必恰当,但在找借口掩饰其真实目的却是一样的,用白话说,就是:君子最痛恨不说自己想做不恰当的事,而是一定要为自己找借口,说得堂皇正大。现在少有人讲君子,但小人倒有很多人愿意做。试看诈骗者,一窝就是几十甚至上百人。这阵势,见义勇为者的阵容可能与之相较么?
      话扯远了,就此打住。鲁迅的故事,早成了陈词,虽然说说无妨,但不说也许更好。我今天翻到“闲暇”的小掌故,忍不住敲了这几行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警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