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
(2022-07-11 14:28:26)
“义愤填膺”,好词!我没查词典,就字面望文生义,觉得“义愤”,就是因“义”而产生的“愤”,这个“愤”,当然也是好愤。”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吴三桂一怒,就开关迎清兵入关了。那一怒也好,一愤也罢,虽然历来的指点都比较平静,但也有非议的,说是在小愤与大义面前,选错了。不过就他来说,一怒怒出个云南王来,也还算划得来。要说他是出于义愤,应该是高抬他了。
“义”应属于道德范畴,到关键时候有可能靠不住。所以,大概历来都有这一点情况:面对“义“与“利“的时候,可以有愤,也可以没有愤。即使有愤,也可以不发愤,或者做一名旁观者,或者利益到手,还管什么别的。
“填膺”,大概就是填满胸膛。这本来是一个夸张的词,没有标准界线的,有的是真填膺了,有的就不一定,日本人来了,有填膺而奋起战斗的,有举了旗子夹道欢迎的,更有心花怒放的。当然不乏意思意思,然后平静地走开的。这些不同,都取决于心里的那个“义”,“利”字当头,“义”当然就没有了。
“义愤填膺”了之后,最关键的就是行动,光填膺了,没有行动,与没有填膺一样。我们天天看到那么多事情,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关系到自己,心里就很平静。这大概是人们的修养提高了,有古人“忽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涵养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