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记住大家了
(2022-04-24 10:30:02)
标签:
杂谈 |
具体时间我已经记不得了,从笔记本上看,第一位抄录的是娜夜,她参加过《诗刊》社的“青春笔会(?)”还是什么活动,是《诗刊》社推出来的诗人,多少有点印象。但也只抄了她两句话:
——风吹着有也吹着无
——风吹着大道也吹着歧途
再就是去年抄了她的一组诗,那时似乎她已从兰州到了重庆。
第二位是墨雷先生,他的诗我凭感觉,以为大气而深沉。正曰平平是写古体诗词的,他曾说到齐寿山,或许他是天水人吧?楚天狂客的七律悲凉,但写得很好。金迪先生的诗我也很喜欢。还有很多逐渐地淡出了视线。关注时间最长的要数麦克诗人,断断续续有七年多,至今还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他的诗,我抄录的大概有二十几首。
要一个个数起来,一时半会儿也数不过来,我要特别提到的是:刹那归零,她(?)的诗读得不多,《吃什么都是吃命》一组十首,《佛影》一首,《草心》一首;翠儿的读过一组《卡布奇诺》短诗五首,我读不太懂,但觉得很有味。抄得比较多的有李明月,那迁,石斛夜光,阿慧,镶黄旗等诗人的作品。
很有特色的两位,一位是老兵胆子,他的探索值得重视,他的通俗大众化写作,很有可能是我们诗歌的一条出路。现在的自由诗还是格律诗,要走进千家万户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有唐诗在当时的普及与盛况。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老兵胆子先生做到了。大概八九十年代吧,贺敬之先生曾有过同样的探索,在《诗刊》上发表过一些,自那以后,再也没看到过同样的诗歌。另一位是艾之宁耶,他的新诗体探索有比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大概是一条很艰难的路程。
诗歌之外的文章我抄得不多,不上百篇,但做得比较认真,有目录,查找,阅读很方便。诗歌没有目录,哪册先哪册后恐怕都要搞乱了。不过没关系,新浪博客没有了,我准备用一两个月的时间重新整理一下,做上目录,算是给这八年多的一个完整总结。
人一生不长也不短,真正过得快乐又有意义的时间并不多。我这一生过得最开心的,大概就这几年了,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回写文章的人,读了那么多博友的作品,结识了那么多朋友,互相鼓励,相携而行,只要打开博客,虽然处在大西北的山旮旯里,但觉得与一群文化人同路,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了。现在年事已高,能活多长时间就看老天爷如何数日子了,无论如何再不会有第二个这样快乐有意义的八年。所以我诚心地向新浪博客深鞠躬,说声:谢谢!朋友们,我会记住大家,祝福各位安康如意,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