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评注一段话
(2022-04-04 15:34:39)
在世间活厌了,想躲开,以为“无常是苦,隐逸最乐”。那个无常,好像是阎王爷的听差,按阎王爷的指示,把一个个活人领回去,交给阎王爷。只是暗里的事,明处的人看不见,不明白:好好地活着的人,怎么就死了呢?想不通,料不到,躲不开,于是说:人生无常。无常就无常吧,哪天无常来叫,跟去就是了。可有人不这么想,既然无常,何必劳苦烦恼,还不如快乐一点的好。快乐之源呢?就是隐逸,不理人事。
我觉得像陶先生那样,可以做做,无非是肉菜换了菜菜,细粮换了粗粮,或者瓜菜代粮。困苦一点,有什么呢?于是就有一个想法:小小批注一段话,一句一句来。
“人聚如蚁”:人太多了,看着都烦!可老天爷创造了那么多人,自己也是其中之一。要我不烦,就得别人消失,可将心比心,这样想,多不仗义!
“奔波东西,忙碌南北”:不错,活着就得忙碌。虽说忙碌是为了活,可活是没办法的事情,谁也不愿先死,躲开吧?总离不开别人,因为隐逸了,也还要活。多少需要别人伺候一点。
“贵贱老幼,去有所往,归则有家”:这就是幸福生活。知道出门去干什么,回来就有一个家。家,祖先创造的最美好的东西。
“夕眠早起,熙熙攘攘,所为何事?贪生求利,无有止境”:这是高大上的说法。贪生怕死,合适;趋利避害,合适!社会有一个线线,不逾矩就行。要世代延续,那么趋利避害就没有止境,也没什么不好。
“养生所得,不过徒待老、死”:人必然要死,可说“徒待”,也未必然。从远古走来,向未来走去,此生虽短,但也在创造。点滴有成,都是财富。人类能够延续,不是靠一代代人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么?
“(生、死)二者转瞬即至,念念不停。期间殊无乐趣可言”:一生很短,没活够就已经老了,这是真的;可说”殊无乐趣”,未必。各人都有思想,都朝着乐趣狂奔,这就是乐趣;活着本身就是乐趣。
“惑者仍不惧老、死,溺于名利,不顾冥途日近”:人活着,以自己为唯一关注点,也许就真没意义,不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吗?但人怎么可能只为自己活呢?一天天忙碌,其实就是为大家活:别人需要你;也就是为未来活:后人需要你。你的艰难生活,就是后人的财富;你的创造建树,更是后人的财富。这多好!
“更有愚人,悲老畏死,妄想常住人世,实不明生死变化之理也”:从古至今,悲老畏死的人何其多!把这些“更有愚人”一棍子扫过去,都打趴下,有点意思啊。
《徒然草》第七十四。《方丈记》与《徒然草》都是讲隐逸最乐的书。二书的作者都是日本高人,先也曾官,厌了,出家入空门,相较于以前的生活,清静多了,陡然觉得神清气爽。便有了谈感受的智慧书。不过门里自然清静,可门外的热闹也很好。人愿意怎么过,自由。要说哪边绝对好,不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