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中西服饰差异

(2019-12-10 06:52:55)

服饰是人类所特有劳动成果,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由于中西方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历史文化等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在服饰审美文化当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审美观念不同,中国传统服饰的一大特点就是“遮”,这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是密切相关的。就好比一个美女不应该是裸露地出现在人面前,而是应该比较含蓄又带有些许的朦胧感,“犹抱琵琶半遮面”才是最美的状态。而一些轻纱所制成的服饰,则又给人一种飘逸的灵动之美,比如说“小龙女”这个人物,虽然是小说杜撰的角色,但是在看到书中描写的内容以及呈现在电视上的形象,白衣飘飘如同仙女一般。同时,中国人常以和谐为美,讲求服装整体的和谐程度,所以一些奇装异服在传统中国人看来并不是“美”的形态。

而西方传统的服饰则是倾向于对于人体线条的突出。女装在前面用紧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后臀部用臀垫高高翘起,整个外形呈前挺后翘的特征。整个服装的设计都非常凸显女性化和其身材线条的特点。他们不羞于露出自己的身材,并且认为这是美的一种象征和强调。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对于中国而言,儒家思想中对于穿衣的一个要求或者说一个观念就是“文质彬彬”,而道家的观念则是“披褐怀玉”。两者都是对衣着持一种优雅庄 重的态度。中国向来注重礼教,衣着体现的是一个人自身的修养和对看的人的尊重程度。若是--个人露出肌肤便出门,则是会被称作是不雅甚至下贱之人。这点在古代女子身上尤为明显,封建社会女子缺乏自我维护尊严的权力,有段时间或-些地区,她们出门“必拥蔽其面”。另外,中国讲究“天人合一”致力于达到人和自然的融合,所以服饰都比较平面及飘逸,同时性别差异也不明显。

西方则是相反,他们的观念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突出人的个性。西方人认为服饰是体现自我个性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也热衷于通过服饰表现自我,标榜自我。尤其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倡导个性解放,思想也更为开放,服装艺术也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西方人更多喜爱奇装异服,在现代也是如此,像Lady Gaga奇特的装扮夺人眼球,也是突出自我,解放个性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种服饰文化差异有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多元化交流与碰撞,吸收互相的优点,使服饰更添魅力。中国的旗袍原本是直线裁剪,但是近几个世纪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全球化,受到了西方审美和裁剪技术的影响,旗袍的处理-改以往的裁剪方式,变得更为立体,也更加注重突出女性的线条美。西方服饰也开始吸收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些特点,一些国外大牌的设计开始将中国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之中,“东方美”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大看点也是大亮点。而两者的融合而产生的许多现代服装,则是集飘逸与优雅,性感与大气为体,这样的包容和和谐,也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然而凡事有利则有弊,东西方服饰的碰撞和互相影响带来了新派的美的同时, 两种文化本身却在遭受着同样的文化灭绝。在大街上已经很少看到穿汉服和传统服饰的了,旗袍更是只在橱窗中以非常高昂的价格展示着。同样,一些英伦古典风的服饰在国外大街上也很少看到。或许在几个世纪之后,这些传统的优雅的文化只能在书本影像资料或者博物馆中见到。所以我们在努力学习西方文明,加入西方元素到我们生活中之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这都是祖先流传下来的理宝,不可以流失的无价之宝。西方的一些文化也同样。

因此,面对中西服饰的文化差异,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它,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可取的服饰文化,但是也不要一味的全盘接受,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也要把自己优秀的传统的服饰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