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铁 托甲 知识贴

标签:
托甲天铁藏传 |
http://s16/mw690/004b4kB7zy6PwzNdtkb1f&690托甲
转自网络:
天铁是铁吗
最初的天铁确实可能是铁,即从天而降的铁陨石,被西藏先民视为天赐之宝,具有护身辟邪的无穷正能量。还有就是,西藏许多山岭的含铁量很高,在雷电交加之际,雷电可能击落在裸露的矿脉上,铁矿石在高温高压下融化为金属,目睹了这一自然现象的西藏先民也认为这是天神所赐,将雷电击成的金属稍加雕琢,作为护身符。但即使是铁陨石,含有许多稀有金属,但最终还是要氧化消失掉。直至20世纪,西方人,才在铁中加入高达10%的铬,造成不锈钢和不锈的铁。所以,绝大多数天铁其实都是由铜及其合金制造而成。故收藏界也有“天铜”的称呼。所以,我将天铁的定义分为狭义与广义之分。现在更多采用广义的定义,天铁(托甲)即在信奉密教的地区,用铁、铜等合金制作的小型的护身符与装饰物。
天铁有什么研究价值
我以为天铁迄今为止是被学术界严重忽略的物质文化遗存。而天铁的研究价值可能比唐卡、擦擦还要高。天铁虽然是小东西,甚至在一般人看来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但它蕴含的价值却非常高。我觉得可以从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实用价值等五个方面进行考察。最早的天铁在史前时期就产生了,与西藏的岩画同样古老。所以,在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天铁是最重要的物质遗存之一。从它们的主题、纹饰、金属成分等方面,可以探求西藏远古先民的未知世界。
天铁有什么类型和样式
自古迄今,天铁数量很多,类型和样式也极其丰富,包涵着诸多历史的信息以及秘密。我综合收藏界与学界的观点,将藏传天铁归纳为六大类:以动物与神灵为图腾崇拜对象的护身符;宗教法器天铁;装饰类天铁;抽象象征型天铁;生产生活用具类天铁;武器类天铁。其中,后两类是引申出来的托甲。真正带有神秘气息的老天铁是抽象象征类天铁。其造型与内涵至今仍是待解的迷团。
天铁与西藏的宗教有什么关系
天铁与西藏的本土原始宗教和外来宗教有非常深的渊源。其中,苯教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对史前时期(早期金属时期)的天铁制作影响巨大。苯教式微后,其中一些造像和观念又在佛教中继续留传。比如莲花生发明的九宫八卦牌,正面的意义大家都知道,但反过来却是一面镜子。镜子在苯教,及萨满教中的作用非常大,被视为通灵之物,西方学者称之为“灵媒”。这就是佛教中没有的,是苯教遗传下来的。还有一些天铁是伏藏的法器,是苯教遭遇到佛教的挑战时,被掩埋、隐藏下来的物藏。藏传佛教对天铁的影响就不必赘述了。7世纪后,是西藏的佛教时期,中间虽有中断,却佛教对西藏的艺术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天铁也不例外。现在传世的大多数天铁都是与佛教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佛菩萨造像到金刚杵、普巴杵、咒语牌等等,数量与类型众多。当然,在西藏除了佛教,还有过祅教、景教、摩尼教。这些外来宗教虽然传播范围与时间有限,但毕竟在西藏扎过根,也极有可能影响那一时期的天铁制作。这需要还多的实物进行佐证、研究。
天铁主要分布和流传在哪里
天铁在曾经信奉密教(Tantric
Buddhism)的国家和地区都流行过,不唯独西藏才有。在国内,内蒙古,周边藏区也有发现。但在西藏,主要在藏北、安多等地发现较多。康巴地区和卫藏地区发现较少。这可能与藏北、安多等是游牧区域,逐水草而居的先民们更喜欢随身佩带这些小型饰物有关。天铁迄今仍缺乏墓葬的考古发掘,主要依靠世代流传的方式:父传子,母传女,师父传徒弟。
天铁研究的困难在哪里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造成了天铁研究的困难。一是史前时期无文字记录,藏文是到7世纪才发明的,到了元代,才有《红史》《青史》这样的西藏地方史,而直至明代,像《贤者喜宴》这类藏史著作中也没有关于天铁的记录。所以,从文字和典籍直接考证,几乎没有可能。二是由西藏的墓葬方式决定的。西藏的先民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一样,都实行土葬。一直到吐番时期都是逝者“入土为安”。后来,随佛教传入,及西藏的地理环境决定,才实行天葬。天葬很环保,但也很干净。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什么也留不下来。所以,吐番之后,西藏再无墓葬可发掘。而吐番时期的墓葬也在吐番末期奴隶大起义中遭到毁灭性盗掘,没留给后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遑论小小的托甲呢。三是宗教信仰所致。西藏信奉的是佛教的密宗。密宗多少含有神神秘秘,秘而不宣之意。许多东西由上师口传相授。作为禅修精进之法器的托甲也是秘不示人,绝少有外人知晓其中玄机。
天铁的开创性研究由谁而做
天铁的研究,包括藏学的开创性研究都是由西方一些伟大的东方学家和藏学家尝试完成的。其中,功勋卓著者当属意大利的藏学家杜齐和俄罗斯的藏学大师罗里赫。杜齐精通梵文、巴利文、藏文,首先是语言天才,其次才是考古学家。罗里赫也是语言天才,通晓亚洲古老的语言。梵文和巴利文是古印度的古老语种,当年释迦牟尼佛说法,就是用的梵语。所以,梵文之于佛教的意义,相当于拉丁文之于基督教。过去的高级僧侣一定要通晓梵文。西方的藏学家都克服了语言关,研究古老的文献驾轻就熟。中国,在民国时期,有个别学者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在建国后,没有学者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准。北大的季羡林通晓梵文巴利文,但他做不了考古研究。在当代学者中,美国弗吉尼亚西藏研究中心的Bellezza也通晓藏文等亚洲语言,并且是天铁的资深收藏家。所以,他在天铁研究中是翘楚。他的观点值得尊重。但他也无法逾越杜齐、罗里赫的学术颠峰。迄今为止,有关天铁的最富学术价值的论点还是这些前辈提出的。叹一个!
藏族人都知道天铁并拥有天铁吗
错。我的学生在大昭寺转经路上随机访问藏族人。一共访了40多人,只有四个人回答知道天铁并佩带着。数量不到十分之一。天铁既然是天降之宝,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拥有者要有福报,且藏族人相信,如果一生收集到9件天铁,就是天大的福报了。9这个吉利数来自于苯教。与藏族人一贯喜欢张扬的服饰相反。天铁的佩带是极秘密的。需要贴身佩带,秘不示人。如果轻易给人看了,就会带来不祥。
天铁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
天铁既有外来的,也有本土的。外来的天铁不少。这涉及到古代西藏对外的文明交流史。西藏自古以来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就处于古老文明的包围之中。东边是中国内地,西边是西亚伊朗、斯基泰等古国,北边是北亚的游牧文明,南边是印度、尼泊尔。它们的文明程度都比同期的西藏要高。所以,从高到底,交流自然发生。西藏考古发现也证明四方文明对西藏的影响。托甲应该也在其中。其中,斯基泰文化对托甲影响最大。这个观点是由罗里赫率先提出的。至今也推翻不了。还有一些托甲是外来与本土文明结合的产物,比如大鹏金翅鸟,就是苯教中的鲲鹏与佛教中的妙翅鸟合而为一。
天铁如何进行断代和历史分期
这个问题最难,因为没有考古资料的支撑。我只能简单的分为史前时期(早期金属时期)和有史时期(佛教时期)。天铁断代难分期难,不像擦擦那样可分为一期二期三期。擦擦有考古发现,有地域风格,而天铁没有。
天铁可以辟邪吗
天铁最初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护身符(talisman)和驱邪法宝。藏族有辟邪七宝之说,排名第一的是天珠,第二就是天铁。(其余依次分别是嘎乌、八卦牌、绿松石、蜜蜡、珊瑚) 一些天铁经营商也将天铁的功效吹得神乎其神,仿佛戴上托甲就能百毒不侵,刀枪不入。我不相信天铁有那么大的魔力。只要修行好,心灵的力量比任何外在之物都强大。藏传佛教的神秘主义色彩非常浓厚,这加重了天铁的魔幻性。当然,离地三尺有神灵。这个世界,未知的领域太深太大,我辈所知不过皮毛。我也不敢亵渎未知世界中的神灵。托甲的魔力,信则灵吧。
天铁分等级吗
大致可分为四等,一等是菩萨、上师的造像;二等是法器和动物;三等是生产生活工具;四等可能就是一些残片了。
天铁一般是平面、浅浮雕的型制。但也有立体造型,主要是动物主题。立体造型的托甲很稀少,所以,价格也自然昂贵。
14、天铁的成分和成色如何?
天铁更多由铜而非铁铸成,因此,收藏界又有“天铜”的俗称。天铁一般有红铜(即紫铜、纯铜)、青铜(铜锌合金)、黄铜(铜锡合金),也有的朋友说还有白铜(铜镍铅合金),但我从来没有见过实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天铁,更多是用合金铜铸成,其成色与红铜、青铜、黄铜有异,可以说是这几种铜色的综合和升华。真正的好铜,是经过千锤百炼,五色湛然,悦人眼目。我推测制成托甲的上成好铜,可以与制作宣德炉的风磨铜相媲美。铜在藏语里叫“利玛”,所以,藏族人习惯叫“利玛铜”。在布达拉宫有一个专门供奉各类小型铜佛像的“利玛拉康”,这些铜铸的佛像比纯金制的佛像还要贵重。西藏先民在制作天铁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一些不知名的金属。有的直接使用陨石提炼,因此,这样的托甲里还应该含有外星才有的稀有金属。还有人说天铁中含有黄金成分。我相信,先人制作托甲,尤其是佛像和法器时,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材料好用什么。但我不相信托甲中含有黄金,因为黄金是极为高傲的金属,它只能和银、铱等贵金属熔合,铜是无法和金熔到一起的。一些托甲,铜色黄灿灿的,与黄金成色已极为相近,我推测这是加入其他多种金属反复提炼的结果。真正的好铜在炼好之后,火气全无,恬静似玉。
15、藏印属于天铁吗?
藏印也属于藏族的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农奴社会三大领主等上层人士才配拥有藏印。鉴于藏印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许多藏家常常将藏印和托甲相提并论。甚至坊间许多卖家直接将藏印归为天铁,有的铁制藏印的价格比铜制甚至银制的还高。但藏印不属于托甲,因为,托甲是指具有辟邪功能和宗教内涵的护身符。藏印的印文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文字,即名章;一类是吉祥纹,有祈福作用。但二者与“护身符”相去甚远,主要履行实用的功能。因此,藏印虽然也由铁、铜等合金制成,价格和价值不输于托甲,但它可自成一系,勿需攀附。
16、天铁美在哪里?
我认为天铁有四美:本色之美、朴拙之美、粗犷之美,神秘之美。
林杰 于拉萨 2013.5.10.
真伪鉴别:常见托甲的包浆种类:传世,红斑绿锈生坑,黑漆古。
传世件以明清件为主。
红斑绿锈,元以前
黑漆古,辽金以前。
从仿品来看:
传世件低仿为主,从铜质包浆工艺很容易看出破绽。
红斑绿锈,红斑不好仿,仿的锈锈色和分布不自然,也有用真锈粘的,还是容易看出来,仿得也不好。
黑漆古仿的最多,看着年份好,包浆又易做。但是和真正的千年黑漆古还是差距甚远,只是照片上稍偏色不易看出,但短期速成的东西还是存在很多破绽。什么年份的东西就应该有什么年份的外衣,有些根本不是那么久远年代的托甲,也做成厚厚的黑漆古,实在有点穿越的感觉。有些铜质就不对,用包浆和土掩盖,以至于看起来没有露铜的地方。很多黑漆古是沙坑形成的。仿品看不到自然磨损的痕迹。有些穿口边缘参差不齐,没有修穿,而且这么薄的边缘也不露铜。宋元时期铸造并没那么粗糙,何况是托甲,还有些穿口是烧蚀的,还是不自然。露铜处铜质如过细过亮,就值得怀疑,即使看着像青铜,也是化了杂铜新铸的,新东西。
因此应从工艺,包浆,铜质,此托甲应处的年份,综合来判断真伪。如密度较高,
锈损的现象也较低时就提出疑问。铜质可以根据各年代佛
像的合金配比来考证,这是一种铸造的传统习惯方式。
天铁铸造铜质主
要用红铜、紫铜、青铜、黄铜、白铜等。红铜和紫铜的含铜量最高,一
般在
90%
以上,因表面氧化程度和微量元素的不同会偏红或偏紫色。青
铜属铜锡合金,并含少量的铅,其颜色依合金比例有深红,呈现淡红或
水红、青、微黄色。黄铜指铜锌合金,其色有金黄之分,锌含量愈高,
颜色愈淡。白铜指铜镍合金,并少量锌,呈灰白色、银白色等。而少数
在十七世纪后的打造的铜质天铁,
会使用近似宣德炉的风磨铜,这种是
六至八种金属,经十二次冶炼而成,一般会表面有宝光,几乎都不会锈
蚀。不同年代的颜色、比重、细密度和硬度也会因冶炼的方式和技术有
所不同,这也是一般在鉴别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点。
二、造形和型制:天铁的造型主要来自宗教文化图案,大多是佛像
造形的缩影,
一般天铁为了佩戴是不鎏金或是布金的,
而造形以简单为
主,在工艺制作的要求上,并不低于佛像、即使是用模子浇铸,都仍会
有手工的刻痕,一般都会把脸部五官做出来,
而再以手工做外部和细部
的修饰,而有的如咒语片等,为了表达崇敬,几乎如玛尼石般都用手工
刻出来。
三、锈:铁质的以红色氧化铁为主,老天铁质的锈蚀很少,如有锈
一般都会是堆栈,
即气化后又经使用还原而变黑,
所以在天铁很多是呈
黑色,一般人以为没有锈蚀对表层刮除时,会呈现氧化铁的红色,内锈
蚀很深,
年代太久会很渐渐剥落损耗。
目前保存较多的天铁通常是佩戴
或实用的,
在人类使用过程中使自然氧化的速度变慢,
外表的密度大增,
而减少水和氧的入侵、但这对己有锈的天铁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在铜
锈上,氧化铜和硫化铜是黑色、氧化亚铜是红色(红斑或红锈)、硫酸
铜和氢氧化铜是蓝色(天蓝斑)、而一般常见的绿锈是氧化铜和二氧化
碳形成的碳酸盐基。
同时,合金铜的铜以外元素的多寡会影响其氧化的
程度和锈的色泽。
四、
磨损:
其实一般常久佩戴或是代代相传的天铁,
即使千年下来,
锈蚀情形也不多,
但是或多或少有磨损的现象。一般人常是以佩戴的孔
来论定,其实应要看整体性,一般是以外突的部份先磨损,如果并非穿
绳佩戴而是以包裹或放在嘎屋中,
洞孔反而不会有明显磨损,
所以在判
断时是要综合鉴别的。
天铁鉴别已逐渐变得复杂,而这主要是在炒作后,大量铸模的,加
上做旧的手法引用伪造古钱的方式,已日益高明,部份的高仿作品,也
使用以前青铜、黄铜的比例,或是将部份残件销融重铸。在传统鉴别依
赖红、绿锈、声音、砂孔气孔其至是气味等的同时还要了解最新做旧方
法。此介绍目前常见作伪的方式以供参考:
一、复刻版,以真品天铁或是擦擦(泥塑品)翻模而成,或是直接
用擦擦的模子在浇铸,以后再经手工修饰,一般外表都会比较浅薄和模
糊。
二、多次铸造,并以拉铸方式,在凝固前,拉制成形,并以二件上
焊粘而成,并破缺处再埴上一些土以仿出土。
三、全新的模制,常见于财神、绿度母和金翅鸟,这一类的都偏大
片,另一面会较平,且都有夹带黑色的氧化物。目前没有看过有人使用
成本较高的脱蜡法来铸造。
四、绿锈:
a.
埋入湿土中二三年后取出来;
b.
将伪造品浸以盐酸或
醋酸再埋入土中半年;
c.
用胶水或松香调以绿色粉末或是直接使用绿色
瓷漆,涂上形成为一种像硬绿的铜锈;
d.
在铜上浇水,或放在户外淋雨
一周,再阴干便绿满身;
e.
浸在醋、可乐或加入硫酸铜的溶液中。红锈
伪造方法有四种:
a.
用火烧使其红透,浸入冷水或醋,便带红色的锈;
b.
用胶水、松香调以红色粉末或用红色瓷漆,也能造成红色硬锈;
c.
古
铜质伪造的方法用木炭烧之后冷却,
或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浸一二日钱
的表面上便发生黑色,再放布中或皮中裹之带在身上在一年后,色泽渐
发光润,与老件相同,但是目前大多以慢速布轮打磨即可。
五、为伪造藏人佩带,多会在其外涂上废植物油或牛油,包裹皮或
布,埋入土中数月后取出,或是用油炸过,再加热,使其外表有一点黏
腻,拟似长年涂抹酥油。或是布轮、拉绳制造外表或洞孔磨损的现象。
以上作伪方式是目前市场上可见的,
其实都是速成提高价值,
仔细分辨,
历史的痕迹和速成法,仍是有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