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智慧的教者
——读《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有感
峨眉山市九里镇第一小学校 付红英
(峨眉山市级二等将)
微型课题是当前一线教师开展研究的一种普遍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当前,我市的每个学校、广大教师都在“不谋而合”地做这件事。然而怎样有效地研究,我很困惑,也一直孜孜以求。当看到《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这本书时,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它就像黑夜中的灯塔,为我这艘远行的航船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作者袁玥,江苏省如皋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该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11月出版发行。在本书中,袁玥老师对微型课题的研究过程做了详尽的论述,是一本富含教育智慧的精彩作品。该书共分为六讲。第一讲介绍了什么是微型课题、微型课题研究什么以及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等;第二讲着重分析了一线教师如何从日常教育教学中选择微型课题,介绍了选题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设计微型课题;第三讲主要指导一线教师制定研究方案,详细讲解了研究方案的内容以及撰写要点;第四讲告诉一线教师如何用“调查研究”说明事实、用“个案研究”分析典型、用“观察研究”探究真相、用“经验总结”提炼工作、用“实验研究”求证假设等方法来研究微型课题;第五讲和第六讲重点讲述了用“日志”积累有意义的教育生活、用“叙事”讲述有道理的教育故事、用“案例”展示有价值的教育事实、用“课例”再现教学背后的理由、用“报告”总结研究的过程与结论、用“论文”呈现课题研究的新成果等微型课题成果表达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如释重负,因为我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有智慧的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者。
做为教师,传授知识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我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输送到学生的脑子里,恨不得所有教过的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并以此作为教书的唯一目的和最高境界。然而这样做,读了这本著作以后我才知道我们即使向学生传授了所有的知识,也并没有完全释放自己的智慧。因为教育的过程不是只往桶里注水的过程,而是引领学生向外流淌出创造之泉的过程。如果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淹没了对探索和创造的渴望,这样的教者还能算是有智慧的教师吗?我们教师是有知识的人,可能学富五车,但如果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奉行拿来主义,自己却不善于思考,不去探究,又怎么会发明创新呢?不舍得下功夫去研究教学的教师,又怎么能教会学生发明创造呢?所以,做一个研究型的有智慧的老师才能教出爱探索的有智慧的学生,积极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才能真正提升我们教师的职业智慧。
通过阅读这本著作,我知道了微型课题研究是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是对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的追问,是着眼于解决当前教学工作中具体的细节问题。试想,如果我们教师只管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也不回头反顾,那我们的教学过程又怎么谈得上快乐与智慧并存呢?所以,我们教师要真正理解自己的教育行为,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多少等问题上要做出明智的分析与决断。我们教师要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学活动,建立教、学、研、用一体化的工作生活方式,让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我们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也许不一定会获得大成果、大进步,但只有通过研究,才能解决一个个影响我们教学和业务发展的细节问题,才能让我们认清自我、完善工作,才能提升自我素质,成为一个学生心目中有大智慧的教者。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我一定会用这本书里学到的知识去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让我的教育生活多一些波澜,让我的教育思考增几分色彩,让我的教育智慧添些许活力,用智慧的研究带领孩子们智慧地成长。
2013-09-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