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垂帘听政
鲁传先
垂帘听政是指我国封建社会时,太后或皇后执掌政权后临朝听政。听政时,殿上用帘子遮隔,执政的太后或皇后坐在帘后,故称垂帘听政。《旧唐书.高宗纪下》曾载有:“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与闻之。”《宋史.礼志二十》也有记载:“皇太后(刘太后)......与皇帝(宋仁宗)并御承明殿,垂帘决事。”现将我国历史上太后(或皇后)的执政情况进行分朝简述。
一、战国
1、宣太后(?——前265年)秦昭王之母。秦昭王十九岁即位,她掌握政权,号宣太后。任用其异父弟魏冉为相,封穰侯;又封其弟为华阳君,她的两个儿子为泾阳君和高陵君。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昭王任用范睢为相,驱逐魏冉等人,她即失势。
2、赵威后,即赵惠文王后。惠文王死后,其太子丹继位,号孝成王;孝成王年幼,故由太后执政。《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开篇第一句“赵太后新任事”即指此。
3、君王后,齐襄王王后。周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齐襄王死,其子建继位,因建年少,国家大事皆决于君王后。
二、西汉
吕后,汉高祖皇后。汉高祖刘邦死后,其子惠王即位,吕后掌握实权。她惨杀高祖宠妃戚夫人(将其砍断手脚,剜眼熏聋,饮哑药,最后抛到厕所里,称为人彘)及其子赵王如意。惠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并分封吕姓亲族为王侯,控制南北军;又以亲信审食其为右左丞相,掌握实权达十六年之久。
三、东汉
1、窦太惑,东汉章帝皇后。章和二年(88年)章帝31岁死,因其子和帝(刘肇)十岁即位,她临朝执政,与其兄窦宪等掌握大权。此时她的“兄弟皆在亲要之地”,开启了东汉外戚专权的先例。
2、邓太后,即邓绥,是东汉和帝皇后。元兴元年(105年)和帝27岁死,她迎立出生仅百余日的和帝少子殇帝(刘隆)8个多月后殇帝死,她又立安帝(章帝之孙刘祜),而她与其兄邓骘掌握政权。
3、阎太后,东汉安帝皇后。延光四年(125年)安帝32岁死,她立刘懿(章帝之孙)为帝。半年多后刘懿死,又立顺帝(安帝之子刘保)
4、梁太后,东汉顺帝皇后,即梁纳。顺帝死后,她与其兄梁冀迎立两岁的刘炳(冲帝)。九个月后冲帝死,又立8
岁的刘缵(质帝),半年后质帝被梁冀毒死,立15岁的刘志(桓帝),皆由她垂帘掌政。梁氏一门前后有7个侯,3个皇后,6个贵人,两个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的有七人,有三人娶公主为妻,其余官至卿、将、尹、校的有57人。执政期间,兼用外戚、宦官,重用拥护她的官僚集团。又表扬儒学,招太学生达三万余人,以此获得大官僚地主的支持。
5、东汉桓帝皇后,亦称窦太后,即窦妙。永康元年(167年)桓帝36岁死,立12岁的刘宏(灵帝)即位,她听政掌实权。
四、西晋
贾后,晋惠帝皇后。因惠帝以痴呆著名(如他曾说:“百姓饿死,何不食肉糜?”)而得以由她专权,引起八王之乱。永平元年(公元291年)她蒂使楚王玮等杀死专政的太后父亲杨骏。汝南王亮辅政时,她又矫诏使玮杀亮,再用“擅杀”的罪名诛玮。从此专权十年。
五、东晋
1、庾太后,明帝(司马绍,元帝司马睿之长子)皇后。明帝太宁三年(325年)明帝27岁死,其长子司马衍(成帝)5岁继位,庚太后临朝称制,但辅政的中书令庚亮(皇舅)掌握实权。
2、褚太后,康帝(司马岳,成帝司马衍之弟)皇后。建元二年(344年)康帝23岁死,其子司马聃(穆帝)2岁继位。永和元年(345年)褚太后“设白纱帷于太极殿,抱帝临轩”。(这是最早的有关垂帘听政的记载。)
3、
六、北魏
1、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皇后。她于北魏献文帝时杀专权大臣乙浑后临朝听政。孝文帝时继续执政。执政期间,大力推行各项改革。太和年间,曾改革吏治,颁行俸禄制度;实行三长制;发布均田令,以巩固封建统治,增加国家收入。临朝执政二十五年,死后谥文明太皇太后。
2、胡太后,原是北魏宣武帝的妃子,孝明帝即位时尊为皇太后
,临朝称制。她专权期间,信奉佛教,大规模地兴建寺、塔和石窟。由于奢糜耗费,入不敷出,她丧心病狂地打破惯例,向全国农民预征六年的租调,弄得人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无以为生,终于导致了正光四年(公元523年)爆发了六镇起义。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孝明帝死后,立年仅三岁的元钊为帝。尔朱荣引兵入洛,将胡太后和少主沉于黄河。
七、唐朝
1、武则天(624——705)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其父武士
曾经营木材等商业。隋末为鹰扬府队正,李渊为太原留守时,引为行军司铠。李渊攻下长安后,升为光禄大夫。后又升为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德末年任扬州都督府长史,贞观元年(627年)任利州都督,后死于荆州都督任上。
武则天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内为才人,太宗死后入寺为尼。高宗时复被召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立为皇后,参预朝政,号为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683年)中宗即位,她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690年)又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史称武周。
武则天开创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士;令九品以上官和百姓可自行荐举;修《姓氏录》,规定五品官都可升入士流。她贬逐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勋贵。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宗室、朝臣被牵连冤杀者不少。
武则天晚年豪奢专断,颇多敝政。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是年冬死。
2、韦后,唐中宗皇后。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后,她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援用其从兄韦温等掌握大权。纵容其女安乐公主卖官鬻狱,又奴役人民大肆建筑寺院道观。景龙四年(710年)毒死中宗,立重茂为帝(殇帝),临朝听政。不久,李隆基(唐玄宗)发动宫廷政变,拥其父相王旦称帝,杀韦后于宫中。
八、宋朝
1、北宋高太后,即宣仁太后,宋英宗皇后。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哲宗即位,年仅十岁。她以太皇太后(皇帝祖母)名义听政,任用司马光、文彦博等为相,废除王安石的新法。又将安疆、葭芦、浮图和米脂四寨(在今宁夏东部和陕西北部)割给西夏。她死后,哲宗才主政。
2、章献太后(969——1033)名不详,民间相传为刘娥。宋真宗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不容她掌政,刘娥则结丁谓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寇准一党击败。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死,刘娥临朝称制。 明道二年(1033年)3月,刘娥死,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3、南宋谢太后,南宋理宗的皇后。度宗时尊为皇太后,咸淳十年(1274年)恭帝即拉后又尊为太皇太后,主国政。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侵入临安,她降元,被封为寿春郡夫人。
九、辽:萧太后,辽景宗皇后。其子耶律隆绪(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她与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国政。统和四年(986年)遣将大败攻辽的宋军于歧关(今河北涿县西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与耶律隆绪率军攻宋,南进到澶州(今河南濮阳)遭到宋军反击,1005年初,与宋真宗订立澶渊之盟。
十、清朝
1、慈禧太后(1835——1908)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满族,叶赫那拉氏。咸丰帝妃子,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死,其六岁儿子载淳即位,她被尊为太后。与恭亲王奕诉设计杀死摄政大臣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实行垂帘听政。1875年同治帝(载淳)死,又立其五岁侄载湉为帝(光绪帝),继续听政至1908年死为止。慈禧把持政权47年,执行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的政策。她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扼杀了戊戌变法;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2、隆裕太后,光绪帝皇后。满族,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侄女。1908年,光绪与慈禧相继死去,立醇亲王载沣的三岁儿子溥仪为帝(宣统皇帝)她被尊为太后,垂帘听政,并以载沣为摄政王。1911年武昌起义后,她于次年2月12日被迫宣布清帝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