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仁恕宽裕气度非凡---萧励和魏咸熙仁慈厚爱故事赏读

(2023-10-29 21:15:42)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生、为人、处事、佛教和文化
            仁恕宽裕•气度非凡----
   萧励和魏咸熙仁慈厚爱故事赏读
        宽恕别人,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雅量修养。历史上,宽恕慈爱的事例不胜枚举。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堂修身课本中以“萧励翻羹”“魏咸熙更设馔具”的故事,教育蒙童少年自小树立仁恕宽裕、慈爱待人的品行。[转载]仁恕宽裕气度非凡---萧励和魏咸熙仁慈厚爱故事赏读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堂修身课本第五册第五课课文题目是“宽恕”。课文内容为:萧励性率俭,而气度宽裕。左右将羹至胸前,翻之,萧励颜色不异,徐呼更衣。魏咸熙性仁厚,尝会宾客,家僮数辈,覆案碎器,客皆惊愕,魏咸熙色不变,令更设馔具。[转载]仁恕宽裕气度非凡---萧励和魏咸熙仁慈厚爱故事赏读

        该篇课文通过讲述两个故事,来启感悟小学生品德发教育。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精炼,词句内涵丰厚,在学堂先生讲解下可使蒙童少年德润心田。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以一个整页结构配插图,插画共分上下两个部分,两幅插图以传统人物画技法,采用实写意画法。上半部分刻画“萧励翻羹”的故事。画图中萧励端坐桌旁,家仆端饭菜至面前,到达胸前时,饭羹翻转,抛洒至萧励衣服上,画面中的家仆大惊失色,萧励没有指责和呵斥,而是和颜悦色解劝下人再拿衣服换下即可。表现出萧励气度非凡的养之有素大家风范。下半部分刻画出“魏咸熙更设馔具”的故事。画图中魏家家仆不小心将餐具打碎,客人就一脸惊色,一片愕然,然而,魏咸熙一边和客人谈笑风生,一边命仆人再换一套餐具。画图中的家仆正在打扫摔碎的餐具,魏咸熙则和客人在一旁谈吐有秩,雅量自如,没有任何指责训斥家僮。该事实记录在《南史.萧劢传》后以翻羹为待人宽厚的典实。[转载]仁恕宽裕气度非凡---萧励和魏咸熙仁慈厚爱故事赏读

         文献记载,萧励,字文约,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徙居樊城(今湖北襄樊)。南朝梁藏书家、梁宗室。其父为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景。初官至太子洗马,以母忧去职。梁武帝天监初(502年以后)袭封吴平侯,官至广州刺史。喜收藏图书,聚书至3万卷,略皆记诵。当时文士刘显执卷策问他,他酬唱应对如流,及至卷数、行数亦不差。卒谥光,追赠侍中。尤好读《东观汉记》。一日,藏书家刘显执卷策问他有关书中史事,他酬应对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无差错。好结交书界朋友,唯有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关系友善,每与之讨论典籍。魏咸熙,宋卫州汲县人,魏仁浦子。以父荫累迁屯田郎中,官至太仆少卿,性宽厚。[转载]仁恕宽裕气度非凡---萧励和魏咸熙仁慈厚爱故事赏读

         历代皆有为人宽厚的典范数之不尽。在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阳府衙的二堂(即思补堂)内,悬挂着这样一幅匾额——政成蒲鞭、量比刘宽。“政成蒲鞭、量比刘宽”两块匾额,描述的是东汉南阳太守刘宽仁爱施政的典故,刘宽对犯了错误的属下或吏民,不责以棍棒,仅仅以草鞭子象征性的予以惩戒,他和气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语言、神情急躁。刘宽一向认为若以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罚而没有了羞耻之心。这就是成语“蒲鞭示辱”的来历。刘宽是东汉桓帝时的南阳郡守,为政清廉,宽仁爱民。刘拱宸是清代同治年间的南阳知府,他非常崇仰名臣刘宽,自认是刘宽后人。以量比刘宽这匾额,时刻提醒着为官者,要宽以待人、从轻发落。这两块匾额所要表达的廉政故事是两位在南阳府衙任职清流官吏的为政风采。 [转载]仁恕宽裕气度非凡---萧励和魏咸熙仁慈厚爱故事赏读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时刻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时常宽厚是一种美德,更是为政者勤政廉政爱民的重要体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