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枫叶是勇敢精神的象征——读孟超散文《枫叶礼赞》

(2023-05-19 20:42:45)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生、为人、处事、佛教和文化
[转载]枫叶是勇敢精神的象征——读孟超散文《枫叶礼赞》


枫叶礼赞/孟超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申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转载]枫叶是勇敢精神的象征——读孟超散文《枫叶礼赞》


 【读与评】

 孟超先生的散文《枫叶礼赞》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

 先生十分喜爱枫叶,最爱枫叶的红。枫叶的红是秋天中树林中唯一的亮点。她似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吸引着人们来关注她,欣赏她,赞美她。秋天,别的植物的叶子枯落,唯独她无畏无惧地挺立在秋天死神的面前。天气愈冷,她愈红得鲜艳,红得有气魄。正如先生在文中所说“战西风而不怯”的枫叶面对一阵阵呼啸而过、张牙舞爪的西风不仅面无惧色,还在西风中舞动着红旗般的身躯,仿佛在骄傲地对西风挑衅:“让西风来得更猛烈些吧!”

 文中提到了萝卜“红到心”的别号。这段表面上是在说萝卜,实际上是在用萝卜与枫叶比较,更衬托出枫叶的红是毫无遮掩的,光明正大的。枫叶的红让人一眼见便明了她是红得鲜明,敢于张扬。她红得有气魄,红得发自内心。

 先生如此发自内心爱红叶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被批判的生平经历。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感叹道:“如果把枫叶比作血,那就是因为她的确抗得住萧杀之气啊!”

 枫叶因为她的无惧的秉性才会被先生想到她是克服困难而挺拔直立的劳动者和英雄。枫叶也绝对不愧是勇敢精神的象征。

 礼赞枫叶,赞她的美,赞她的红,更要赞她的无畏精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