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教条
文/黄小平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路和冉有,一天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看准了一件认为对的事,就要去做吗?孔子却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他给子路的答案是:且慢;而给冉有的答案是:立马去做。
同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给出两个不同的答案呢?因为在孔子看来,子路行事鲁莽,所以遇事要三思而后行,而冉有谨小慎微,所以遇事要当机立断,立说立行,否则,瞻前顾后,思前想后,也就错失了良机。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个典型案例。
事物不是绝对的,任何问题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会有多个答案,甚至截然相反的答案,一切都要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不同,这就叫因材施教、因时而动、因地制宜。
世易时移,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变化着的世界,需要我们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想问题、办事情,要因势利导,待时而动,千万不可一概而论。一概而论,就会成为害人的教条。(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转载]不可教条
不可教条
文/黄小平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路和冉有,一天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看准了一件认为对的事,就要去做吗?孔子却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他给子路的答案是:且慢;而给冉有的答案是:立马去做。
同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给出两个不同的答案呢?因为在孔子看来,子路行事鲁莽,所以遇事要三思而后行,而冉有谨小慎微,所以遇事要当机立断,立说立行,否则,瞻前顾后,思前想后,也就错失了良机。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个典型案例。
事物不是绝对的,任何问题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会有多个答案,甚至截然相反的答案,一切都要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不同,这就叫因材施教、因时而动、因地制宜。
世易时移,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变化着的世界,需要我们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想问题、办事情,要因势利导,待时而动,千万不可一概而论。一概而论,就会成为害人的教条。(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