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2022-05-25 11:44:45)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生、为人、处事、佛教和文化

家教故事: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新书《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近期在中国上市销售(该信具体内容可在网络上搜索阅读)。美国总统出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美国总统写儿童书,却非常少见,2010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出版了一本为儿童而写的新书。贵为总统的奥巴马给女儿的信亲切、自然、朴实、没有大话、套话,说的全是家常,17条建议都非常具体、每一条都可以做得到,每一条都有益,行文的语气没有作为父亲或者总统的谆谆教导,从不在外面吃饭这类小事,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完全由大家分享的世界,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别人这类普世价值观,奥巴马都说得贴切,自然,优美。在关注儿童阶段教育时效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专家及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北京某中学与同学、家长进行了新书的交流分享会。据媒体报道,骆家辉是一个“妻儿重于一切”的人。为了家庭,骆家辉曾放弃竞选连任州长,并表示担任州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对我来说,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同样重要,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奥巴马不仅教育孩子的文章写得好,而且在行动上也着实让那些以忙为借口忽视教育孩子的家长汗颜、惭愧、折服,他表示,自己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也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奥巴马一家四口三个哈弗学霸,(小女儿还不到上大学的年龄。)

家教分析:很多家长忙于事业,没时间和孩子相处。实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世界上最忙的人应该是国家领导人了。他们中的不少人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深知和孩子沟通的重要,不光拿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还会有许多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理论和实践的精辟论述,例如习近平主席就认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还会给孩子写书,例如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美国前总统卡特、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以及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等。国家领导人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写书,尽量拿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应该会对天下的父母有榜样作用:多和孩子相处,这也是你事业的一部分。孩子需要目睹父母的接人待物和看世界的眼光。而直观的效果最佳。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家长在孩子童年时和孩子相处也是只有一次,和孩子的童年一样暂短,这是家长影响孩子成长的最佳期,并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正如比尔盖茨的父亲老盖茨所言:“我们在早期学前教育上每投资1美元,将可使我们的纳税人节省矫正教育上的7美元投资。为何不把花费在矫正教育、修监狱上的数十亿美元用于学前教育呢?”

家教启示:作为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而家长也有重要责任,不能把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无理地完全推给学校,不能孩子教育不好就只知道责怪学校和老师,要明确家长具有的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甩锅”学校和老师是一种家长失职行为,要知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较学校教育更重要,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他是教育的基础——决定着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一定要意识到“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有时效性、不可替代性和错过了难以弥补性。对于孩子一定要不失时机尽职尽责: 应该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是不能在孩子身边的话,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来与孩子沟通和表达自己的爱,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大人来表达;家庭教育要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开始,而不能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早期教育可以通过唱歌或者朗读的方式进行,或者抱着他们向他们说话,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孩子们两岁的时候或更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朗读、唱歌。长得大一点,我们互相朗读给对方听;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婴儿一哭,你马上把他抱起来,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说话,或者唱不同的歌,用不同的语言来跟他交流,他会马上获得安全感。这种互动非常必要,对孩子的智力和感情发展很有帮助;一定要注重家庭,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就是家庭教育环境,环境无处不育人;一定要注重家教,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这两位“第一任老师”的极端重要性在学前这个教育关键期,是学校和老师无法替代的。大量事实说明,家长在教育关键期科学地赞美孩子陪伴孩子等教育的机会很多,孩子一旦入学,这种机会就会逐渐减少。“教育关键期”运用越充分,孩子就强大,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孩子强大国家的未来就会强大,来自父母的由衷欣赏、赞美和鼓励能使孩子拥有自信、快乐和爱,从而自小铸就优良品质。人生竞争,拼到最后,拼的是“第一任老师”为孩子铸就的品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