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第33篇:小议宝玉撮土为香--从黛玉一段话说开去
(2016-05-20 19:34:32)| 分类: 红楼品味 |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开头,是紧接四十三回凤姐生日看戏。话说众人看演《荆钗记》,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宝玉回头要热酒敬凤姐儿。
一、黛玉讥讽宝玉迂腐
凤姐生日,贾母攒金庆寿,如此重要的场合,宝玉应该参加。但寿筵始,宝玉却没到场。众人着急,问袭人等,书里写到:
展眼已是九月初二日,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都打点取乐顽耍。李纨又向众姊妹道:“今儿是正经社日,可别忘了。宝玉也不来,想必他只图热闹,把清雅就丢开了。”
说着,便命丫鬟去瞧作什么,快请了来。丫鬟去了半日,回说:“花大姐姐说,今儿一早就出门去了。”众人听了,都诧异说:“再没有出门之理。这丫头糊涂,不知说话。”因又命翠墨去。一时翠墨回来说:“可不真出了门了。说有个朋友死了,出去探丧去了。”
探春道:“断然没有的事。凭他什么,再没今日出门之理。你叫袭人来,我问他。”刚说着,只见袭人走来。李纨等都说道:“今儿凭他有什么事,也不该出门。头一件,你二奶奶的生日,老太太都这等高兴,两府上下众人来凑热闹,他倒走了;第二件,又是头一社的正日子,他也不告假,就私自去了!”袭人叹道:“昨儿晚上就说了,今儿一早起有要紧的事到北静王府里去,就赶回来的。劝他不要去,他必不依。今儿一早起来,又要素衣裳穿,想必是北静王府里的要紧姬妾没了,也未可知。”李纨等道:“若果如此,也该去走走,只是也该回来了。”说着,大家又商议:“咱们只管作诗,等他回来罚他。”刚说着,只见贾母已打发人来请,便都往前头来了。袭人回明宝玉的事,贾母不乐,便命人去接。
2、宝玉一大早着素衣出去的。
3、宝玉是到北静王府里去,想必是北静王府里的要紧姬妾没了。
宝玉听说,一径往花厅来,耳内早已隐隐闻得歌管之声。刚至穿堂那边,只见玉钏儿独坐在廊檐下垂泪,一见他来,便收泪说道:“凤凰来了,快进去罢。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宝玉陪笑道:“你猜我往那里去了?”玉钏儿不答,只管擦泪。
至此才恍然大悟,点明了是井台撮土为香祭的是金钏。金钏跳井是在端午,今天是九月初二,凤姐大开寿宴,独玉钏在垂泪,应该是金钏的生忌(在四十五回点明)。从上文看出,宝玉不在寿宴现场,袭人等也不在,宝玉回来后,“袭人早过来伏侍”。王夫人肯定在场,玉钏不在场伏侍,很不正常,即便玉钏开始在场,恐怕表情上也能带出来,后来出去独自垂泪。精明的黛玉、宝钗联系宝玉素服出门等细节,应该是知道宝玉所为,所以有了借《荆钗记》、《男祭》讥讽宝玉迂腐,埋怨宝玉凤姐庆寿不参加,跑到外面去祭奠金钏。宝钗虽然也知道宝玉所为,也赞同黛玉的话,但向来不公开参与宝黛之间的事,所以“宝钗不答”。宝玉呢,听出了话里有话,向来不敢和林妹妹顶嘴,况且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避免尴尬,所以“回头要热酒敬凤姐儿”岔开。这可以说得通的。
即便如此,还是有疑问的。到了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和宝琴同日,后来才知道邢岫烟、平儿也和宝玉同一天生日。宝琴、邢岫烟来贾府时间短,不知道生日可以理解,可平儿呢?宝玉连平儿的生日不知道,怎么知道金钏的生日?可能会有人说,简单,玉钏都“亲尝莲叶羹”了,可能玉钏告诉宝玉的,回目也很清楚,“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宝玉对金钏之死愧疚,有不了情。
二、黛玉的心态。
黛玉借《荆钗记》发议论,已经到了第四十四回,会不会有其他意思呢?
宝玉道:“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
2、这天是九月初二,凤姐生日。第二天,九月初三。切切不可忘记,第十四回凤姐正协理宁国府,贾琏护送黛玉探亲,昭儿赶回来报告:
“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
九月初三是林如海的亡祭日,书里对贾敏之死,只用“贾氏夫人一疾而终”一笔带过,却对林如海之死写得十分明白,“九月初三日巳时”,当非闲笔。以林黛玉的常常思亲感叹自己孤悲的心境,绝不可能忘记自己生父的忌日,但身在异乡,也不允许亲身前往故土祭祀自己的父母,只能在住处祭一祭罢了。对宝钗说这番话,就是告诉自己并非不懂礼数,是用“心”在祭。黛玉今天庆寿宴,明日祭父魂,是何等的心情落差,是何等的乐极生悲。
3、查《荆钗记》,叙述王十朋、钱玉莲的故事。钱玉莲拒绝巨富孙汝权的求婚,宁肯嫁给以“荆钗”为聘的温州穷书生王十朋。后来王十朋中了状元,因拒绝丞相逼婚,被派往荒僻的地方任职。孙汝权暗自更改王十朋的家书为“休书”,哄骗玉莲上当,玉莲投江,被救,王十朋与母以为妻子已死,所以对玉莲进行祭祀,二人团聚。
钱玉莲嫁给以木头“荆钗”为聘的王十朋,而不嫁给以金子“金钗”
三、宝玉井台祭奠的到底是谁?
肯定有人会说,这还用说吗,就是金钏。我也不否认,就是金钏。茗烟的代祭让人忍俊不止:“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魄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话又说回来,“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金钏能担得起如此评价吗。
想到以《红楼梦》的写法,“假作真时真亦假”,什么影射、谶语等等,后文《芙蓉女儿诔》,明祭晴雯、实祭黛玉就是例证,一句“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刺痛了千万红迷的心。那么这次井台祭奠,有什么其他的影射吗。
2、祭奠的地点是水仙庵,供奉的是洛神,宝玉说就没有洛神。《洛神赋》是曹植写的,实际是写曹丕的一位妃子,是曹植的嫂嫂。王熙凤是宝玉表姐,更是宝玉的堂嫂,今天又逢凤姐生日。
3、史湘云的判词和曲,“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还有“寒塘渡鹤影”等等,都与水有关。
后文《芙蓉女儿诔》,明祭晴雯,实祭黛玉。这次会不会明祭金钏,实祭宝钗?焉或王熙凤?焉或史湘云?这些人既入薄命司,结局悲惨,会不会在后文里宝玉思念众姐妹,用“井台撮土为香”或用黛玉所说的“心祭”等特殊的方式祭奠呢。反正前八十回里没有结果,随便想吧。
凤姐生日,偏值金钏生忌;贾母取乐,偏有宝玉焚香;寿筵未设,宝玉先着素衣;……素服轻骑,悄临水仙庵;暗抛红泪,祭奠死魂灵。没有牺牲供品,只好撮土为香。于极热闹处,玉钏叹气,暗中拭泪。在最悲哀中,焙茗代祝,宝玉痴呆。庆寿以金,悼亡以土;一捧雪花银,一把辛酸泪。闲人闲取乐,逝者如斯夫。最悲沉醉相思梦,难忘浮生不了情。“闲取乐”与“不了情”,两种人生,两样感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