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雨》教案

(2015-04-20 19:11:23)
标签:

娱乐

分类: 人教版必修四教案

《雷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鉴赏周朴园这一形象,获取审美感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积累常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借鉴经典学以致用,训练写作技能。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积累常识知识。

难点:引导学生借鉴经典学以致用,训练写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

阅读  讨论  归纳  写作

四、学情分析

《雷雨》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的精读文章。从阅读的角度说,学生有着极强的阅读兴趣。为此,教授本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握戏剧冲突,品味个性化语言,并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并应用到写作中。

五、设计意图

一节课讲清一个问题并让学生有所收获,能够学以致用──这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与宗旨。在本节课中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践行者,更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更是欣赏者。

预习导学案

一、了解作家及创作背景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曹禺生母早逝,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曹禺没上过小学,延师在家,诵经读史,但常偷看《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书。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但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书库里,贪婪地研读着世界名著,特别是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同时他也时常和朋友去广和楼欣赏京戏名家的表演,到天桥去听曲艺。曹禺还涉猎东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他“读老子、读佛、读圣经”,赞美柏拉图的“神奇的‘理想国’”,同情“叔本华对生活深沉的忧郁”,也热爱过“尼采丰盛的生命力与超人的思想”,而“所罗门的智慧”“耶稣对人类所寄予的真诚热爱”,都曾使他仰叹、折服。但是,他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被这些先哲们的精神所感动,却没有成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俘虏。他感到“这个社会非改变不可”,于是想“搜寻出一条大道”来解决他所感到的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但是读了这些哲学著作之后,答案仍“苦思不得”。而他那种执着的、热诚的求索精神,却熔铸在他早期的创作里,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染力。 

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创作的优秀话剧剧本,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以本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反动的封建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社会。

二、了解《雷雨》故事梗概

四凤是周家女佣。周萍、周冲是同父异母兄弟,同样爱上四凤。周萍本与繁漪(即周冲的母亲)有染,自与四凤偷偷相恋后,便不再理会繁漪,繁漪伤心欲绝。繁漪知周冲喜欢四凤,便邀请四凤的母亲鲁妈到访,希望鲁妈立即带四凤离开。鲁妈离开之际,却遇上周老爷,繁漪才知道三十年前,鲁妈在周家打工,与老爷怀了周萍和大海,但终被抛弃,鲁妈带着大海改嫁鲁贵,又生了四凤,因而鲁妈对老爷恨之入骨。鲁妈计划带四凤远离周家,四凤却已怀孕,要求周萍带她走,鲁妈几欲晕倒,事到如今,只有催促两人快走,繁漪阻止周萍离去不成,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周萍和四凤知道铸成大错,周萍开枪自杀,四凤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周冲为救四凤同样触电身亡。

三、阅读课文,理清话剧内容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再次相见。                                                             

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针锋相对的斗争冲突。

四、回顾课文,理清文中人物关系

1.主仆兼“夫妻”关系;                (周朴园与鲁侍萍)

2.主雇兼父子关系;                    (周朴园与鲁大海)

3.主雇兼兄弟关系;                    (周萍与鲁大海)

4.同父异母关系;                      (周萍与周冲)

5.“母子”兼情人关系;                (周萍与繁漪)

6.同母异父兼情人关系;                (周萍与四凤)

五、回顾剧本,了解戏剧知识

1.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它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是编剧、导演、演员以及音乐、美工的集体创作。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如京剧、越剧等),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2.戏剧的分类。

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如《雷雨》)和独幕剧(如《三块钱国币》);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如《屈原》)和现代剧(如《茶馆》);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既有对正面人物的歌颂,又有对反面人物的批判);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要素。

戏剧冲突(基本要素)、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人物。 

1课时授课教案

  一、问题引导,激趣导入(5分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雷雨》第二幕,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他是谁?

有这样一个人:

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

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

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

耳朵不圆不长。       

有人认识他么?又有这样一个人:

    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

    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粗布青衫,

    提一柄九齿钉耙。

同学们都认识?那么齐声告诉我他是谁?

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上的文字:

学生: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可齐读)

教师:《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美学价值,个性鲜明而且复杂。下面我们就一同品读《雷雨》的第二幕第一部分,鉴赏周朴园这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二、经典品读,鉴赏人物(8分钟)

《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美学价值。品读《雷雨》的第二幕第一部分,鉴赏周朴园这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分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人物    哪些内容    性格特征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一个            。

每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讨论内容。

三、作品争鸣,辩论对抗(15分钟)

小型的辩论赛:

正方观点: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

反方观点: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虚伪的。

辩论要求:

1.立场鲜明;

2.理由充分;

3.讲求风度;

4.每一位同学都是辩手,自由发言;

5.正方先发言,然后反方,交替进行。

学生稍做准备后,参与辩论赛。

四、手法借鉴,学有所获(5分钟) 

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那么曹禺先生是运用怎样的手法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正面描写:语言、心理(人物语言);动作、外貌(面容、神态、姿态、身材、衣饰等)描写(话剧舞台说明);行为描述(戏剧冲突)。

侧面描写:环境衬托(话剧关注舞台说明)。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五、学以致用,片段练笔(2分钟)

依据上下文,补写情节。要求突出人物个性,至少使用两种描写人物的手法。

一个      的人,在用打火机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                       ;相反,一个         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而是                                  

学生交流展示。    

六、教师总结,课堂小结(2分钟) 

老舍在谈写作时说:“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说:‘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说,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

只要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只要符合生活真实,即使是脏话也可以成为艺术!    

七、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改革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我们必须改变旧理念,不能再把课堂当成优秀教师领舞的舞台。高效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方法的展示窗口。新模式的课堂上,声情并茂朗读的是学生,据理力争讨论的是学生,头头是道讲解的也是学生──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就连讲台、黑板也应是学生的地盘。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玩高效”是学生对新课堂模式的最大感受。这样的课堂让每个学生摩拳擦掌渴望一展风采,这样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另:长课文的教学切不可贪多求全,一节课能讲清一个问题,并让学生学有所获,就是最好的授课。

八、板书设计

                                                   雷 雨

                                   周朴园:自私  贪婪  虚伪

                                             描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