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走陕甘宁(三)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中国(西北) |
8月13日
早餐后乘公交到小雁塔站。
原想是先去小雁塔,然后再入西安博物院。可当看着手机提示来到位于荐福寺路的小雁塔南门时,却发现大门紧闭,也没有什么告示。不知是防疫的缘故还是都要从北门进入。
于是回出来到朱雀大街,先入到一侧的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是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三部分组成,占地 16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
博物馆内,以 “古都西安”为题,设为基本陈列。展出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两部分,将西安作为13王朝的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为主线,配以历代文物展示为基础,突出反映了西安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社会生活状况。
看完展览后出门,边上围墙有门,可以直接进入到小雁塔,等于是从寺院南门进入然后往北走。
小雁塔,为唐朝国都长安荐福寺的佛塔,建于唐景龙年间 (公元707年—710年),位于荐福寺塔院。现塔残高43.3米,历经1300多年,至今整体完好,是唐代密檐方形砖塔中最早的一例,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荐福寺,原名“献福寺”,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 684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皇室为他祈福而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为荐福寺。唐末战乱,寺院毁于兵火,唯存小雁塔。北宋时,塔院曾名圣容院。明代以后,以塔院为荐福寺延续至今,现仅存遗址。
从小雁塔出来,不想多走路了,直接出租车来到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 (1087年),这里收藏着汉代到近代的碑石、墓志四千余方,是我国保护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因碑石林立,故名碑林。
碑林所藏碑刻,时代序列完整,各种书体兼备,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称为书法艺术宝库、历史文化殿堂。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实话,我对书法没有特别的研究和爱好,在加上好多碑刻出于保护的目的,用玻璃护着根本就看不清楚,所以也就这么浏览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