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

分类: 天下行游(国内) |
我们知道中国有四个故宫,从北到南分别是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南京故宫、台北故宫。虽然地理位置不一样,但是名字同样是故宫,这四个故宫从知名度、游览喜爱程度、藏品数量和历史博物院的保存数量和价值来说,排名第一的当之无愧是北京故宫,其次是台北故宫,南京和沈阳故宫可就没有这么炙手可热了,那么我们今天来说一下曾经美轮美奂甚至比北京故宫还要大的南京故宫。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应天府(南京)的皇宫。建造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1平方千米),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都城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为明官式建筑的母本,是北京故宫的蓝本。
南京故宫始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选于元集庆城外东北处,迁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明故宫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设立南直隶,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
南京故宫坐北向南,大体范围东至今中山门,西至西安门,北至后宰门,南至瑞金路,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
现部分遗址位于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故宫目前只剩下了遗址,许多宫殿和墙体遭到了破坏,只剩下了一片断壁残桓,所以在这个地方也不再被称作故宫,而是被叫做明故宫遗址公园,这个遗址公园目前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
曾经的世界第一宫殿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坛的
早在元末,南京故宫就已开始修建,但真正形成规模,还是在明朝,所以南京故宫又被称为“明故宫”。公元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改集庆为应天府。正式成帝后,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曾征发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始建于1366年,到1392年基本完工,历时二十余年。南京故宫坐北向南,大体范围东至今中山门,西至西安门,北至后宰门,南至瑞金路,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世界第一宫殿”。
南京故宫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然而,随着靖难之役的爆发,南京故宫第一次遭到破坏,奉天殿等宫殿被烧毁。其后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失去首都的资格,南京故宫也跟着失宠,不再作为皇宫使用,但仍作为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事情倒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转机,公元1425年,明仁宗继位,第一件事就是想迁都回南京,并下令重新修葺南京皇城,可惜还没熬到皇宫整修完毕,就突发疾病而死。从此,南京故宫彻底凉了,风吹雨打,雷轰电击,自然损坏相当严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修葺。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将北京和南京作了一番比较,认定前者远逊于后者。由此可见,直到明朝晚期,南京故宫雄风犹在,真正的锅,得由后世来背。
事实上,清初对明故宫的损毁是最彻底的。清军入关灭南明后,将明故宫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还从太平门至通济门加筑城墙予以隔离,使明故宫建筑遭到极大的破坏。以至于,康熙皇帝首次南巡抵达江宁时,忍不住感叹道:“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然而,康熙皇帝也没有真正怜惜明故宫,曾赐普陀山“法雨禅寺”额,并下发“拆金陵旧殿以赐”令,拆除南京故宫琉璃瓦12万张,仿金陵明故宫九龙殿盖成。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运动,明故宫又经受一次严重的破坏,除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几乎只剩下一片残垣碎瓦、蛇鼠出没的废墟。民国时期,南京重新成为首都,南京故宫却再也无法恢复过去的荣光。甚至于,因为建造明故宫机场,南京午门双阙也遭到拆除,仅保留下一座三孔门洞。
总之,南京故宫就像一个命运多舛的诗人,年久失修不说,还历经连年不断的战火,如今仅剩下一片断壁残垣,几乎被世人所遗忘,实在是令人唏嘘。
走进南京明故宫遗址
南京明故宫经历了无数次浩劫,现在已经不复当年的壮伟雄奇,仅剩的午朝门门洞和残余的柱础似乎还在见证着当时明故宫的雄伟和壮观。对于剩下的遗址并没有进行修复,而是建造了午朝门公园,现在已经成为了老人和孩子们锻炼玩耍的地方,完全不需要门票,即使是这样,与北京故宫相比,南京故宫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虽然明故宫被破坏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的事,但是我们仍可以去遗址感受下当年的雄伟壮观。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与明故宫路交界处,地铁设有明故宫站。下了地铁,就能看到一座红墙黄瓦的方正大殿,这就遗址公园的入口。进了大门之后,一片荒芜,青草已黄,只有一块石柱孤零零的站着。要知道南京的明故宫可是明朝的皇宫所在地,曾经金碧辉煌的奉天殿、文楼、武楼、华盖殿、东西六宫等宫廷楼阁已经找不到一丝踪迹,留下的只有这些金黄的银杏。宫殿的台基还在,但上面已经长满了草木。
遗址公园还有一半在中山东路南侧,叫做午朝门公园。但庆幸的是,午朝门保存的相对较好。看着青石黑砖,有些已经长出青苔。清咸丰三年至同治三年,这里的宫殿建筑悉毁于战火,而今午朝门公园正是原明故宫午门、奉天门的所在地。
1997年,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后,这里留下了不少石刻,也铺设了不少草坪。如今从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上还能看到不少或模糊不堪或仍有轮廓的图像,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和圆明园一样,明故宫的许多文物也都被英法等侵略者横扫一空,只留下了这些断壁残垣,让后人遗憾。我在一面石刻上看到一条栩栩如生的龙,怒目而视,周遭祥云环绕,似是充满了怒火。
时间可以抚平一切伤痕,但却终究抚不平国破山河的痛苦。
南京故宫坐北向南,大体范围东至今中山门,西至西安门,北至后宰门,南至瑞金路,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干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现部分遗址位于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遗址公园,只是明故宫的一小部分,面积很小,从公园南门走到北门,仅仅10几分钟就可走完。公园内除了原来宫殿的基础和石墩,任何老的建筑也没有,路两旁栽植的银杏树刚刚泛黄,绿色的草坪上市民们带着孩子在玩耍,昔日富丽堂皇的明故宫,如今成为一个巧小免费的城市公园,日月穿梭,沧桑变迁,不可思议。《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描述:“我还没有见过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皇宫,像南京的明故宫这样雄伟!”
去南京,一定不能错过“小故宫”朝天宫
提到南京的旅游景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庙。其实,南京还有一处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她的名字叫朝天宫。素有“金陵第一胜迹”的朝天宫,系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祖朱元璋下诏亲赐,取“朝拜天子”之意。
从建筑上说,朝天宫是江南地区文庙建筑的典范,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宫殿式体制。朝天宫的布局,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壶祠。现存的主要建筑有:最南边为宫墙,正南照壁上砖刻“万仞宫墙”4个大字,墙内有泮池。泮池位于万仞宫墙北侧,水池为半圆形,周围有石栏杆。宫墙东、西两面入口处各有砖坊1座,3间3拱门,中门较大,上有砖刻横额,东为“德配天地”,西为“道贯古今”;西坊门处有下马碑,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棂星门为文庙大门,四柱三间牌坊,面阔15.5米。“棂星”古代传说是文星,“其状屈曲勾连”,以棂星门称,意思是文庙府学培养的人才。棂星门后是文庙一进院落,东西各有两间厢房,东边为文吏斋、司神库;西侧为武官斋、宰牲亭。文吏斋、武官斋是文武官员参加祭孔典礼时休息、斋沐的地方;司神库、宰牲亭分别为存放孔子神主牌位和制作三牲供品之所。
大成门,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之意。大成门面阔29米,因为旧时门两旁曾陈放綮戟等用作迎接封建帝王或钦差大臣用的仪仗,又称戟门。大成门分左中右三门,中门专供皇帝祭祀时出入,亲王、郡王走左右两门,一般官员只能走戟门两端的“金声”和“玉振”小门。
大成门后为文庙二进院落。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五进七间。大殿前后两廊均有巨形木柱,殿前露台宽敞。敬一亭。据《明史》记载,明嘉靖五年(1526年)“颁御制《敬一箴》于学宫”。《敬一箴》是嘉靖帝撰写的一篇箴言,要求天下恪守孔子的圣人之道。各地学宫纷纷将这篇箴言刻成石碑,建亭供奉,所建之亭遂称为“敬一亭”,成为文庙标志性建筑。敬一亭为八角亭,设在冶山最高处。
御碑亭为八角攒尖顶,亭内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次游朝天宫时所题的诗文。一块碑上分别刻有乾隆五首御诗,实属罕见。
朝天宫一直是南京的重要名胜。明清之际,南京有“金陵四十八景”,其中“冶城西峙”就是指朝天宫。如今的朝天宫,人称南京城里的“小故宫”。如果你去南京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历史厚重、环境清幽的地方。组图为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以及朝天宫景色。2020-02-14来源:国家旅游地理作者: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