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安全论文)班主任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2013-10-11 17:27:48)
标签:
班主任安全论文 |
分类: 玉河教育 |
班主任安全论文
[关键词]
小学生,安全教育,必要性,责任,制度,策略,
[正文开始]
一、班主任要认识到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建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要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安全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责任,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应把安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且要把它抓牢靠、抓扎实,认真做到防微杜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生命就如同生机勃勃的花季,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就如同在他们的花季生命中播下平安的种子。从这一点来说,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学生安全、班级教育教学等设施设备负责。要及时传达有关安全文件精神,提出班级安全管理工作要求。要经常督促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及时了解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对本班学生进行校园公共安全教育,做到经常、及时、有针对性。应对学生进行校外各类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在校外各种场合下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应对本班教室内各类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定期进行检查,如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或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并提醒学生注意。应每天按时做好学生点名工作,了解学生出席情况。发现学生未按时到校,在第一时间通知其监护人。应认真负责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内外班级活动,如班队主题会、社会实践、卫生劳动等,保证活动中的学生不因违纪、操作失误、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对班级学生在校内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必须及时送到卫生室或附近医院就诊,并上报学校。如遇学生缺席或发生校内安全事故,必须及时与家长联系,必要时应进行家访,了解或说明情况。应了解本班学生在各学科中的表现,协调好学科间的作业量,避免学生因作业量过重而造成的伤害。
三、班主任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采取的措施
班主任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最关键是落实安全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班主任做好安全常规工作,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1.课堂是落实安全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所教语文学科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风吹进学生心里。只有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头脑之中,我们的安全工作才算做到家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牢记“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等一等。”交通法规。再如饮食安全。我们学校的路边有许多的小摊,其中很多经营不卫生的食品。如含色素的冰淇淋、油炸食品等,没有营养不说,还不卫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可是许多同学却禁不住那香味的引诱,让不卫生的食品进了自己的肚子,这对我们的健康是很不利的。
2.以法管理,规范自己行为。在现代的小学生中有个别学生迷恋上网、盲目追求生活享受和精神刺激,盲目模仿影视片中行为,违纪违规。因此,班主任应该以法治教,规范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一是要规范班主任自身的行为,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越“雷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抓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班主任一定要审时度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性质的不良行为。“铁冷了也能打”,对于个别学生性质较为恶劣的不良行为,应以同情、理解而又坚定不移的态度妥善处理,决不能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二是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每一名学生的行为准则,坚持不懈地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循序渐进地实施习惯养成的矫正,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鉴别、批判、选择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手段去追求理想生活。三是要规范学生家长的行为,给学生做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榜样。
3.班级安全工作要加强联系,齐抓共管。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电路、电扇、空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校总务处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4.争取家长力量,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发放告家长书,要规范学生家长的行为,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及行政法规宣传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5.在细节中提高学生自护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如:学生有时流鼻血或不小心划破了手等就会惊慌失措,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其他学生也只会找老师,我们要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经历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二)班级要建立健全班级安全管理制度。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班主任要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要建立完备的安全制度。
1.学生安全值勤制度。班级学生有安全值勤队,每小队设有安全员,值勤学生戴佩安全督察员袖章,负责课间教室内安全和走廊安全,将乱跑乱打乱闹学生制止、记下名字,利用班会进行通报。
2.建立安全文明之星评比制度。设立安全文明五星标准,学生结合实际,订立自己可达的星级指标,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喜悦,促进自主发展。学生每天值勤,对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予以纠正和教育并记入联系卡中,每天在班级评比栏公布。每月小队评出“安全小队、文明小队、优秀路队”,发流动红旗进行奖励。每月评出安全学生、文明学生之星进行奖励。
3.假期安全教育制度。每逢开学、节假日、寒暑长假,假前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特别是要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应对洪水、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4.班干部例会制度。学校规定周一下午两节后,为班干部例会时间,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学习、经验交流等,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发挥班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更好落实安全教育。
5.每周安全总结制度。值勤组长在周一班会课上,将一周发生的好人好事,总结表扬,对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通报批评,对一些不安因素提出警告。
(三)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班主任要重视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会自救,将安全牢记在心中。
1.给学生播放一些交通事故录像。如组织师生观看《流泪的花季》,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一幕幕泪水编织的场景,一份份触目惊心的数据,一句句真挚的忠告,使在场的每一位学生 和老师无不触目惊心,牵动神经。师生们深切感受到交通事故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孩子们感动得哭了,老师们也哽咽了……声、色、情并茂的交通安全教育片以铁铮铮的事实振撼了师生,实实在在的场景指导了学生。通过惨烈的场景、悲痛的画面,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醒自己过马路时千万注意安全,遵守交规,不做“马路小英雄”。
2.班级举行交通事故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可以是身边的事,也可以是听闻的事,还可以是一些发生在我们耳熟能详人物身上的事。比如:伟大的战士——雷锋、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电视剧《还珠格格》中“香妃”的扮演者——刘丹等都是死于交通事故。通过对事故的描述,清楚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学习了有关知识。让学生懂得人生路上,与交通法规一路同行。
3.班级安排紧急防震演习。学生在班主任老师指挥下,迅速躲在课桌下面,这一活动增强了师生们的自救自护能力。
5.班级举行以“安全教育”主题的中队活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主要通过主题的中队活动,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尤其深刻。一个成功的中队活动会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留下闪光的轨迹,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开展的“与安全同行”、“珍爱生命安全出行”等一系列的活动,树立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6.班级通过举办交通安全手抄报评比,举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搜集交通图片集中展览等形式普及交通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0).
[3]邓建新,汪玉.谈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学与管理.2O04(9).
作者简介:王玉河,作家,诗人。济南市青龙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理事等,获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发表教育论文、文学作品1000余篇,30余次获全国、省级奖,20余次入选文集,著有诗集《我心中的歌》、散文合集《岁月如画》等,编有《青年作家作品精选》等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