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收藏市场猫腻多:辨别真伪需走四步
(2015-07-24 15:19:43)
标签:
珐琅景泰蓝砂眼香炉双鹤 |
景泰蓝俗称
“铜胎掐丝珐琅器”,以明代宣德、景泰两朝为代表,最具投资收藏价值,而清代的珐琅器制作规模较大,在康乾时期有很多是仿造
“景泰年制”款的,制作精良、风格清秀,也极具收藏价值。景泰蓝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制作难度高,用料昂贵上。鎏金工艺需要用大量的黄金,成本很高,相当于官窑瓷器的几十倍,价格却比同时代的官窑瓷器低得多,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掐丝珐琅的市场收藏行情逐年升温,其拍卖价格也是屡创新高,人们的收藏热情也被再次激发起来。掐丝珐琅凭借近年来拍场上的不俗成绩,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正在逐渐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儿”。
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为掐丝珐琅工艺的再度崛起创造了契机。近年来,掐丝珐琅器屡屡在重要的拍卖会上现身,2010年秋拍,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以1.295亿港元落槌,创下了掐丝珐琅器的世界拍卖纪录。2013年保利秋拍更将呈现
“法国皮埃尔·梅西耶珍藏清代掐丝珐琅器专场”,这是将19世纪欧洲的珐琅热带回中国,力图复兴几经起落却亘古华贵的宫廷时尚。此外,仍然有北京珐琅厂为代表的企业致力于研究与传承掐丝珐琅工艺,赋予
“国之重器”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掐丝珐琅之所以价高,是由于当时一件上档次的掐丝珐琅制作所耗费的人工,几乎无可估量。而且当时的用料昂贵,其胎以铜胎为主,珐琅釉多为进口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耗金量也大,其用料和制作工艺构成了它的巨大成本。对于收藏掐丝珐琅,专家建议以胎体厚重工艺精细为最佳,除了认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选择上,应以人物、动物为首;其次是炉、瓶,且须造型奇特,再次是碗、碟、杯等。每个朝代用料的量和质地都有所不同,价位自然也不同。比如一件约30厘米高的乾隆掐丝双耳龙寿纹瓶,器胎可厚达1厘米以上,重量可达数公斤,需双手合力才能提得起;而清道光年间及后世制作的景泰蓝,器胎和重量都要轻巧得多,一只手便可提起。此外,明代器金厚,色泛红;清初器金薄,色泛黄;清末金色泛白;近现代采用电镀工艺,金更薄。
掐丝珐琅近年成交价:上海地区联系电话18817808688
邮箱875206819@qq.com
清雍正 御制掐丝珐琅双鹤 12,946.00万
2010-12-02 拍卖结果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 9,072.00万
2008-06-07 拍卖结果
乾隆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彩 6,264.00万 2015-01-19 拍卖结果
清 乾隆 御制鎏金铜胎掐 5,106.00万
2011-06-01 拍卖结果
元代 青花铜鎏金掐丝珐琅 3,680.00万
2014-06-08 拍卖结果
元代 铜鎏金掐丝珐琅麒麟 3,450.00万
2014-06-08 拍卖结果上海地区联系电话18817808688
邮箱875206819@qq.com
清乾隆 铜鎏金掐丝珐琅太 3,192.00万
2010-11-19 拍卖结果
清乾隆 御制紫檀掐丝珐琅 3,047.50万 2015-06-06
拍卖结果
清乾隆 仿掐丝珐琅粉彩寿 1,792.00万
2009-11-21 拍卖结果
清乾隆 掐丝珐琅番莲夔龙 1,444.00万
2014-04-08 拍卖结果
清乾隆 掐丝珐琅鹦鹉鸟笼 1,344.00万
2008-06-07 拍卖结果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仙鹤 1,320.00万
2009-11-22 拍卖结果
清康熙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 1,232.00万 2010-12-04
拍卖结果
2008年,一件从海外回流的清代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多穆壶”(一对)在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上以9072万元拍出,创造了珐琅器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仅仅两年后,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在香港拍出1.1亿元,重新改写了珐琅器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这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乃皇家御制香炉,传世品中双鹤香炉仅此一对,曾为19世纪英国富豪阿尔弗雷德·莫里森(Alfred
Morrison)的放山居(Fonthill House)之旧藏,为存世孤品,也是传世珐琅器中的珍品。
这对香炉的形态为一对鹤作步行状,回首相望。鹤身中空,嵌白色釉,背施一条状蓝釉,以掐丝作羽纹,鹤嘴施墨绿釉,红顶。翅膀可开合为盖。底座蓝釉錾胎珐琅为石,底绿、白掐丝珐琅饰浪花。此器造型逼真雄伟,纹饰镶嵌精细,以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相结合的工艺,表现出雍正朝艺术品制作的严谨、执着和艺术修为。当香炉点起,烟从鹤的口中缓缓飘出,萦萦绕绕,仿如身置仙境一般。
这对掐丝珐琅双鹤香炉高145厘米。除了器形巨大、做工精美之外,其双鹤为一组的造型也颇为罕见,因为两岸故宫、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香炉都是一对单鹤。此件器物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弘历作为太子的时候,为其父雍正皇帝贺寿而特意定做的,因此才有“大鹤加小鹤”的造型。鹤象征和平、长寿,大鹤口中之桃子也寓长寿之意。桃子是小鹤送给大鹤的礼物,也表现了弘历祝贺父亲雍正长寿的意愿。
雍正皇帝不喜欢掐丝珐琅,故其制品和传世品都较少,传世作品比较可靠的只有台北故宫收藏的金胎掐丝珐琅豆。乾隆朝是掐丝珐琅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据档案记载,造办处制作了数量可观的珐琅器,包括宫廷典章用品、佛堂用品、生活用品、陈设品和文房清供等。乾隆朝掐丝珐琅的胎子,铜质精纯,胎骨厚重,无轻飘之感,甚至有些器物用昂贵的黄金制胎;珐琅釉料均无透明感,砂眼减少,细腻光滑,珐琅釉色彩之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图案装饰上,除继承了明代勾莲花的做法以外,还运用了仿古的兽面纹、几何纹,并将山水亭榭、花鸟虫鱼、人物故事作为装饰,追求绘画的意趣,取得了较好的装饰效果;在镀金、錾刻方面,不惜财力、功力,金色浓重,刻饰精美;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工艺还常与画珐琅工艺相结合,并镶嵌珠宝,具有典型的金碧辉煌的皇家艺术风格,这一工艺品种在清代乾隆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
“随着掐丝珐琅价格的进一步走高,国内掐丝珐琅收藏升温,使得仿制品大量出现,这给收藏者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一位藏家说。据介绍,为了换取外汇,建国之后中国专门生产景泰蓝工艺品,“文革”前达到了顶峰,景泰蓝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当时生产的工艺品中,有大量仿古工艺品。目前,在深圳的古董地摊上也还可以见到这种仿制品,往往被人误认为古董。殊不知,真正的古董与仿制品之间的价值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对于一般的买家来说,仅仅从外表上区分是非常艰难的。真正具有文物价值的明清古董掐丝珐琅,其市场价值高达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而品质极高的景泰蓝工艺也就值十几万元,普通的不过几千元甚至更少,两者价值差别巨大。如果藏家将仿品、工艺品当成古董买回来,轻者损失不少,重者有可能会倾家荡产。
收藏掐丝珐琅,如何区分真假,降低风险?其实,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看它是否存在砂眼现象。如果看到一件没有砂眼却又号称是古董的景泰蓝,你就要当心了,它很有可能是丝毫不具备艺术价值的现代工艺品。古董的一大特征是釉料表面存在砂眼现象,针眼般大小。这是由于古代提纯技术不高,导致釉料中硼酸盐含量过高,因此,在烧制过程中,杂质气化产生了小孔。到了乾隆时期,随着工艺的改进,砂眼现象减少,建国之后,砂眼现象几乎可以杜绝。
其次,收藏鉴别掐丝珐琅,以胎体厚重工艺精细为最佳。一件约30厘米高的乾隆掐丝双耳龙寿纹瓶,器胎可厚达1厘米以上,重量可达数公斤,需双手合力才能提得起。而清道光年间及后世制作的景泰蓝,器胎和重量都要轻巧得多,一只手便可提起。此外,收藏掐丝珐琅,除了认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选择上,应以人物、动物为首;其次是炉、瓶,且须造型奇特,以有出戟、附件为佳;再次是碗、碟、杯等。
另外,在观察珐琅釉时,还必须考虑历史的原因:明代器的珐琅质厚,色透,砂眼凹坑大且多;清初器的珐琅也有砂眼,但比明代有显著改进,珐琅质厚但不透;至清末、民国,珐琅稀薄,但砂眼几乎消失。火镀金的色彩:明代器金厚,色泛红;清初器金薄,色泛黄;清末金色泛白;近现代采用电镀工艺,金更薄。
由于当今工艺品市场中大量且廉价的用机器等先进生产工具制作的景泰蓝充斥市场,因此,为了区分,拍卖市场上将一些晚清或者晚清以前用手工制作的景泰蓝特别称之为“掐丝珐琅”。随着掐丝珐琅价格的进一步走高,人们的收藏热情也被再次激发起来。对此业内人士极力劝告藏家冷静头脑并忠告:面对市场出现的一些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的高仿品,藏家要进入这个领域需要慎之又慎。由于景泰蓝古董的价格极高,根本不是一般收藏者所能承受的,所以对于“玩”不起古董的收藏爱好者,不妨另辟蹊径,关注
一下现代景泰蓝作品。现代
的景泰蓝大师为景泰蓝的传承与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随着景泰蓝的主要原料和其他手工艺品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的需要等,促使近年来的景泰蓝制作工艺出现了重大的突破,不断的有新景泰蓝品种、新的釉料颜色、新工艺的出现,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产品,都具有收藏价值。
上海地区联系电话18817808688
邮箱875206819@qq.com
三、联系方式:
国内总部联络处:普陀区真北路2167号香港金球国际拍卖公司
资深古玩经纪人:惠先生 :
在上海地区联系电话18817808688
邮箱875206819@qq.com
后一篇:被砸碎的国宝——掐丝珐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