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2014-01-20 21:19:49)
标签:

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

神经系统查体

 

1.突触后电位 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一个局部兴奋。其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膜上Na 或Ca 2+ 通道开放.产生内向电流,使局部膜发生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某种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上Cl 通道开放,Cl 内流,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2.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突触后膜上电位改变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当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就可引发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查体

 

 

 

 

 

 

 

 

 

http://yixue.koolearn.com/lc/lcyx/sjjsx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