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通病毒学.pdf

(2018-04-24 19:13:30)
标签:

朊病毒

病毒学

细胞凋亡

肿瘤

分类: 医学类

本书系统论述各类**的本质、结构与功能的相似形和特点,概括各方面共 同的理论和概念,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机体水平及群体水平阐明**与宿主相互关系的 规律。内容包括**的分类与命名、形态结构、理化性质、**、遗传与变异、进化、基因工程、朊**、**与肿瘤、**与细胞凋亡,人类致病**毒、昆虫**、植物**等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书后附有**专业术语汇编。全书内容翔实,丰富而新颖,既介绍各类**的基础知识、又反映**研究的Z*新发展动态和方向。本书适用于**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学、微生物学、医学、兽医、农业科技的人员参考。

http://s10/mw690/004aD7fbzy7jWHVh6jL89&690

【目 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序

第*章 导论——**学概述

第*节 **学知识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和**学

第三节 **的主要类群

第四节 ****害因果关系的概念

第五节 **性质的两重性

第六节 **研究的发展趋势

提要

第二章 **的分类与命名

第*节 **分类与命名的沿革

第二节 关于**的命名问题

国际**分类与命名法规

第三节 **的分类原则

第四节 **分类系统

提要

第三章 **的形态与结构

第*节 **的形态与大小

第二节 **的组成与功能

第三节 **颗粒形态结构的对称性

提要

第四章 **的**

前言

第*节 用于****研究的实验系统

第二节 **的**周期

第三节 **的异常**

提要

第五章 **的遗传与变异

前言

第*节 **的突变

第二节 **的重组

第三节 影响**表型的**间相互作用

第四节 **基因图的构建方法

第五节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第六节 哺*动物**表达载体

提要

第六章 **的进化

前言

第*节 有关**起源的学说

第二节 研究**分子进化的有关方法

第三节 DNA **的进化

第四节 RNA **的进化

提要

第七章 **与肿瘤

第*节 肿瘤**概述

第二节 DNA 肿瘤**

第三节 RNA 肿瘤**

第四节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五节 细胞转化与肿瘤

提要

第八章 **的持续**染

前言

第*节 **感染的类型

第二节 **持续**染的机制

第三节 **持续**染的实例

提要

第九章 **感染与细胞凋亡

第*节 细胞凋亡简介

第二节 **感染与细胞凋亡的相关关系

第三节 杆状**与细胞凋亡

第四节 痘**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第五节 疱疹**与细胞凋亡

第六节 流感**诱导的细胞凋亡

第七节 腺** E1A 和 E1B 癌基因调控的细胞凋亡

提要

第十章 人类及动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节 **的感染及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三节 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第四节 **逃避宿主免疫的机制

第五节 干扰现象与干扰素

提要

第十一章 昆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节 昆虫**的种数及类型

第二节 昆虫 DNA **

第三节 昆虫 DNA 和 RNA 反转录**

第四节 昆虫 RNA **

第五节 昆虫**与生物防治

提要

第十二章 植物**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

第*节 与侵染有关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植物**的传播类型及机制

第三节 植物**的侵染与受干扰

第四节 植物**的**

第五节 植物抗**防卫反应和抗**基因

第六节 研究植物**侵染、**的实验系统

第七节 植物**的生态学及防治策略

第八节 我国重要的植物**病

第十三章 **基因工程

前言

第*节 **载体

第二节 **基因工程应用举例

提要

第十四章 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

第*节 病因探索:羊瘙痒因子的蛋白质性质

第二节 羊瘙痒病朊**的性质

第三节 朊**的致病机制假说

第四节 展望

提要

附录 **学专业术语汇编

一、研究**形态与结构的意义

**是有生命的,它的存在形式表现为细胞外具有感染性的颗粒和细胞内具有**本体

基因的功能。其形态是指**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完整、成熟的**颗粒,这种具有特定形态

的成熟**粒子叫**(Virus particle)。

**十分微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卢文筠等 1987)。与其它微生物如真菌、

细菌等不同(表 3-1),它是以次级键方式结合组成的颗粒,且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

化学组成及理化特性(图 3-1)。因此,弄清**的形态与结构,对开展**的分类、起源及

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Y.Peng and T.Xie.19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