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衡量有效组织的四个标准
(2018-05-27 19:15:16)| 分类: 企业管理 |
1)公司不是一个家。
管理必须对绩效负责,从绩效出发,梳理组织与管理。
绩效导向的思维是,管理是管事,核心是目标,人要通过目标、责任、权力建立关联。如果组织不能产生绩效,目标不能实现,企业就无法存在。
2)组织必须保证一件事由同一组人承担。
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懈怠”,个体会松懈下来,怠慢工作。症结在于责任不清楚,每个人的责任不容易表现出来。职能不清楚会造成组织虚设。组织臃肿,效率低下的背后,一定是模糊的责任关系,部门的重复设计。
3)组织中人应该是公平的而非平等的。
组织谈平等会造成人不主动担当的现象,干多干少都一样,会滋生人的惰性。
“没人负责我负责,有人负责我配合”
这就是奉献精神,需要公平去配合,赏罚分明
4)做分工。
让分工成为个人和企业连接的主要方法,分工的本质是责任和权力的分配。组织通过分工,让个人明确需要为组织贡献的目标是什么,同时赋予与实现目标相对应的权力,生成个人与组织的责任关系。
前一篇:2-丈量管理的五个标准
后一篇:4-转变组织结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