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财务报表分析 |
1、折旧年限
平均折旧年限:原值/一年计提的折旧
因为公司的各种设备问题,折旧年限也不同,所以得出一个总体的、不分类别的行业平均折旧年限,在固定资产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平均折旧年限就由公司折旧政策去决定的。
这数字可以看出同行业公司的折旧政策的接近程度。因为同行业的资产内部结构大同小异,反映的是公司的折旧政策影响。若年限短,则成本费用高,利润降低;若年限长,则成本费用低,利润提升。
激进的折旧政策:折旧年限订得很长,利润较多。
例如电力行业,50%的都是固定资产,典型的重资产行业。
闽东电力,固定资产原值28亿,2016年折旧1亿,平均折旧年限是28年;是以水力发电为主的公司。
三峡水利,固定资产原值37亿,2016年折旧1.3亿,平均折旧年限是28年;
乐山电力,平均折旧年限是27年;
岷江水电,固定资产原值20亿,2016年折旧1亿,平均折旧年限是20年;明显是较短的。
桂东电力,固定资产原值50亿,2016年折旧1.5亿,平均折旧年限是33年;
平均折旧年限还是很大的,
桂东电力利润是2.4亿,折旧1.5亿;
岷江水电利润是1.6亿,折旧1亿;
三峡水利利润是2.2亿,折旧1.3亿;
折旧对利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重资产行业。
2、三种折旧方法
(1)直线法
(2)加速折旧(开始时计提比较多的折旧,后期慢慢减少)由于这样利润在后期才开始慢慢增加,也就是间接推迟了所得税的缴纳,所以一般不允许这种方法计提折旧。
(3)工作量法。(每年完成的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比重计提折旧)
看起来工作量法是最能准确估计折旧的,但建立在估计总工作量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如果因为市场的变化导致原总工作量的估计出现偏差,折旧就不准确了。
前一篇:28、固定资产——折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