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永新教授谈《新教育的教师成长理论与实践》

(2016-10-10 21:39:23)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新教育的教师成长理论与实践》。

教师成长是新教育的最重要的课题。因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目前全国已有56个实验区,260多万师生,2600多所学校加入了新教育实验,成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支重要民间力量。上面的数字是前年。
截至现在,全国已有120多个县级实验区,300多万师生,3000多所学校加入了新教育实验,成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支重要民间力量。

新教育实验认为:站在教室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所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堂、课程等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教师。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成长就成为无本之末;没有教师的研发,课程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实践,理想课堂就成为水中之月。所以,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
为此,新教育实验把促进教师的成长作为起点,并把教师成长分为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职业认同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技术支持系统,两者相辅相成。今年第4期的《教育 读写生活》杂志,不知道大家读到过没有?

这本杂志是新教育的官方刊物,重要的理论研究、一线的实践经验都在上面。大家可以关注。

职业认同更多的是和人的理想、激情、追求及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和认识有关系;
专业发展更多的是和知识、智力、技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之两翼,专业发展是职业认同的基础。

没有好的专业发展,也就很难真正实现职业认同;同时,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好的职业认同,没有理想、没有激情,很难达到专业发展,二者互为补充。

如果说专业发展是形而下的技艺之事,那么职业认同便是形而上的信仰之道。

实践表明,只有高度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认同,对教育充满热爱,饱含生命的激情,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最终也才能够有其好的教育品质。

先说一下关于教师的职业认同问题。如海德格尔所言,以什么为职业,在根本上意义上,就是以什么为生命意义之所寄托。新教育的职业认同,是指生命个体对于职业价值的发现和体认,进而产生的心理归属感,也是帮助教师去践行教育思想的理念支撑,是教师走向卓越的重要路径。
新教育实验的职业认同是以生命叙事理论为基础的。

——有谁可以回答生命叙事指的是什么吗?

生命叙事是指生命个体运用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书写自己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在场、自我成长、意义呈现,并对其进行爬梳观照和省察言说的过程。

不管一个人是否自觉意识到,人的一生都可以视为一个书写中的故事。这个不断删减、修改的剧本,在生命的最终一刻才全书定格,静止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
而在此前,只要一息尚存,生命的全部意义,包括生命的最后刹那,都可以因为故事中这惟一主角的抉择而完全改写。

新教育认为,每个教师的生命都是一个故事,他既是故事的主人翁,又是故事的作者。
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有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从事教师职业就是把教育作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来展开与书写。
作为教师,能否把自己的生命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取决于他是否真正用心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所以,职业认同主要有三个方面。有谁知道是哪三个方面吗?

这个问题比较有难度,不如刚才的生命叙事好回答吧?

第一,关于生命原型。既然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这个叙事一定有他特定的生命原型,我们也把它称为自我镜像或者人生榜样。

无论是自觉的或者是无意识的,我们都会为自己的生命叙事选择一个“生命原型”,即“我以什么作为生命榜样? 我应该像谁一样活着?”

因为,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 ,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什么样的人为伍,我们也会那样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我们鼓励新教育教师像孔子那样做老师,像雷夫那样做老师,像李吉林、李镇西那样做老师。

在新教育这些年,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一线榜样教师,你们都知道哪些?

大家说的老师,都是很好榜样。

我也很欣赏童喜喜老师说的一句话。她说:“最好的榜样,是明天的自己。只有以明天的自己为榜样,才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的成长,才会既追随又不盲从。”

第二,关于生命遭遇。

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生命中的各种遭遇、矛盾与挑战,往往是生命成长的重要契机。
平庸的生活往往难以成就非凡的人生。挑战与机遇并存,矛盾与成长同在。只有经历各种遭遇与困难,才能够创造真正的传奇。
所以,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够不回避矛盾和困难,在困难时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热爱它。”这正是教师应该具有的智慧与勇气。
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也让自己,在跨越重重困难以及怀疑之后,仍然能够建立起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自我,对于存在的根本信任乃至于信念。
这种信任、信念乃至于信仰,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基石。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这样的时候,如何看待困难,才是遭遇的第一个难点。
所以职业认同中强调生命遭遇,希望我们都能积极地对待困难,从而变成传奇的一个辉煌篇章。

第三,语言密码。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伟大的传奇总是用三种语言写就的。一是人类的语言。二是承载民族文化的文化共同体语言。三是其所处地域的乡土语言。
新教育实验认为,科学思想,民主思想,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无疑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教育内容,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价值,应该成为我们的重要语言。
但是,所有的语言都需要一种民族语言的转译与承载。这是我们的真正的“原语言”。
所以,教师应该成为中华文化自觉的传承者,把他的课程之根深植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
另外,教师还必须充分利用区域的教育资源,让自己的课堂和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个性特征。这样,作为教师生命叙事的语言,就会显得丰富而厚重。

你们刚才说到的榜样教师,都是有着充分职业认同的人。
其中最有特点的当然是刚才许多人说到的童喜喜老师。她原本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因为写作中国唯一的一部以儿童视角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影之翼》,了解到日本对教育的重视,而接触到新教育实验,对教育产生了认同。
这种认同导致她从2009年开始担任新教育义工,2011年更是开始做全职义工,现在已经成为了新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长,她带领萤火虫团队做了5000多场公益活动,她个人也深入研究教育,成为新教育主报告研制团队的核心成员。
一位作家能够变成一位教育人,这就是最典型的职业认同的力量。

呵呵,童喜喜作为新教育的一员,她这些年不仅没有拿工资,还捐款100多万投入到新教育萤火虫的各项工作中。
像她这样的人,我们的团队中还有很多。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郭明晓老师,她此前是个卓越的新教育榜样教师,到了退休后,却退而不休,反而比以前更忙碌。她成为了新教育首席培训师,为新教育精心培育种子教师。更让我感动的是飓风大姐在文章里说:不是种子教师需要她,而是她需要种子教师,是这样的工作提升了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包括今天群里的你们,从某种意义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你们都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努力,这,就是因为职业认同。
所以,我们不应该对中国教育绝望,因为我们自己可以让教育有希望!

再说一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三专”理论作为基础的,我们也把它称为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
这个应该很多老师知道吧?
其实,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我们这些年不断在继续完善的。所以,你们没有一个说得完全正确。

即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专业阅读是一种静思吸纳,专业写作是一种梳理表达,专业交往是一种境域背景。

我们把以前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修订为更精确的“专业交往”。
大家能够琢磨出是为什么吗?

共同体,是集体的概念,交往,是个体的概念。所以和教师成长更为切合。

第一,关于专业阅读。
阅读是新教育人最关心的问题。
教师的专业阅读,同样更是教师成长的重中之重。
新教育认为: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智慧、最伟大的思想往往都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 
   
教师专业阅读的根本任务,就是构造一个合宜的大脑。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学习心理学的经典思想、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人类最好的教育经验及他所教学科的知识精华、他所教学科的成功案例。
专业阅读的关键是必须回到对根本书籍的研读中来。强调对根本书籍的阅读,其实就是强调恢复原初思想的能力,恢复教师重新面对根本问题,并从根本问题出发思考当下问题的能力。
因此,通过阅读教育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也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而有教育的智慧,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928日,我们刚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了“领读者大会”,飓风老师在会议上做了教师专业阅读的讲座,分享了她几十年教育生涯中的阅读经历,非常震撼。

阅读重要在于日积月累。希望你们能够真正从现在做起,用心阅读,坚持阅读。肯定会收获巨大的启发。
我们每年的928日都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领读者大会,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阅读。

第二,关于专业写作。

如果阅读是学习、吸纳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一种思考,一种加工。

教师仅仅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还不够,还要学会教育反思,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写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调理解与反思, 反对表现主义。二是强调与实践相关联。三是强调客观呈现, 反对追求修辞。四是主张师生共写随笔,即师生通过日记、书信、便条等手段, 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五是注重案例研究。

总体来看,新教育的专业写作, 它不以外在的名利为终极目标, 不为写作而写作, 使写作恢复本来面目, 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 成为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 促进学生以及自身的幸福完整的基本手段。

 第三,关于专业交往。新教育认为: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借助交往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因为,一个人可能走的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

交往的成员必须有着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就是有着共同的理想、信仰,就是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建立在共同愿景基础上的交往,具有一般学习组织所不具备的特质。教师通过阅读、写作,通过深度的精神交流、心灵对话,其精神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就是最好的故事、最好的榜样、最好的说明。刚才忘记告诉大家,我们研制的《中国教师基础阅读书目》已经于928日正式发布。

大家可以参考书目,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阅读。这样会节约不少摸索的时间。现在刚刚出版,还没有上市。再过些天就会有了。

总之,如果教师能够在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方面同时下功夫,做文章,一方面保持生命的激情,积极面对生命的各种遭遇与挑战,一方面能够加强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积极与优秀的教师交往,就一定能够书写生命的传奇。

刚才有老师说到在新教育种子计划的培训中哭了。不知道你们对新教育种子计划项目是否了解?

新教育种子计划项目,是新教育中最为专业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教师培育项目。
大家刚才说的许许多多新教育中有影响力的老师,包括大家不知道的但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榜样教师,都是种子教师,都是种子计划的一员。
童喜喜是第一任项目负责人,现在的项目负责人是张硕果,首席培训师是飓风。
听说从今年开始,网师学员有科目毕业的,可以申请加入种子计划,成为种子教师。

前些天的种子计划培训,我看到了整理的记录,非常感动。
讲座中说到:
作为新教育的个体户,有一个阶梯,那就是——
第一步,以网师奠基,为实验者提供理论学习的平台,
第二步,以种子扎根,为实验者提供践行的必要支持,
第三步,或以研发耕耘,为实验者提供优质的一线产品,或以萤火绽放,为实验者提供卓越的推广天空。

种子计划更强调对理念的践行和付出。相对来说提供的服务比网师多一些,管理也要严格一些,但成长也会更快速一些。
相信这样不同的共同体,能够让不同的老师们各取所需,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马上就要结束今天的讲座了。先把今天的作业留下来。

1
,何谓生命叙事理论?试用生命叙事理论阐述教师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2
,何谓专业阅读?教师专业阅读地图在教师成长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3
,何谓专业写作?教师写作与作家写作有何不同?你愿意参加“成功保险公司”吗?
4
,何谓专业交往?你是否拥有这样的朋友?如果有,请讲述一个你从专业交往中成长的故事。如果没有,是否准备寻找?
5
,你有自己的生命原型吗?你最佩服的一个教师是谁?请讲述三条理由。
6
,你是否有过职业倦怠的时候?如果有,你是如何消解自己的职业倦怠的?如果仍然处于倦怠之中,你有怎样的考虑?

最后想现场问大家一个问题:
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中,你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专业交往就不问了,因为我们正在专业交往,呵呵

其实我问的是两个问题。

专业阅读,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专业写作,你遇到的最大困难又是什么?
大家可以说得详细一点。
我在继续看大家的提问。

我都看见了。谢谢大家!
这些问题,我做个调查。今后网师的课程会努力围绕大家的问题来开设,帮助大家解决。
辛苦了!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