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报告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
(2016-06-28 19:27:11)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
(1)、本阶段搜集资料,了解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已有的情况),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学习,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2)、加强课题研究管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兴趣低下。部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他们的阅读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动进行的。与此相反,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网络游戏倒是情有独钟。
2、阅读缺乏科学的方法。现在,我们很多小学生的阅读是处于自发状态,没有指导,没有科学方法,也没有反馈和交流,甚至有的学生不会选择该读什么书。
3、阅读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没有反馈就没有办法检测阅读的效果,没有评价就没有办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反馈和评价,要提高阅读时效性就是空话。
4、阅读环境还不理想。学校,家庭都缺乏有吸引力的儿童读物,且缺乏读书的氛围。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不少教师没有树立大语文观的语文教学观,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没有建立课内、课外的有机联系。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处于放羊状态,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和策略支持。
2、学生方面。学生阅读的书籍单一,更多的学生只有作文书。加上缺乏老师的指导,课外阅读处于自发状态,不能变成有目的的自觉行为。有的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也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
3、家庭方面。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不理解、不支持,也是导致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
(三)、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课内外阅读“读什么”,解决课内外阅读的内容问题。
2、课内外阅读“怎么读”,解决课内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的问题。
3、课内外阅读“读的效果怎么评价”,解决课内外阅读效果评价问题。
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探究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策略
(一)优化阅读的内容
1、读经典诗文
2、读与课文相关的名著
3、读优秀的作文书
4、读其他有益的书
(二)构建学生课外阅读平台
1、时间平台。
2、环境平台
(1)班级图书角。
(2)家庭书屋。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向家长建议建立家庭图书角,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3)读书活动。通过组织读书活动,营造学生阅读氛围。比如演讲赛、师生共读、比赛评选“书香少年”。
3、方法平台
(1)精读法。(2)略读法。(3)老师范读法。(4)读书做笔记法。……
4、整合平台
(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整合
(2)课外阅读和写作的整合。我们的课外精读要求学生阅读同龄人优秀作品或者优美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家作品,在读书做笔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周记,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迁移,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
2、活动评价。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写读书感想活动。
二、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几个月来,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研究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寻找问题,思考对策,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研究中存在以下困难:
1、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阅读方法。
2、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兴趣。
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是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
4、如何根据课题,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5、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我准备每周实施一天无作业日,让学生除了周末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外,平时可以抽出一天自由阅读,老师可以推荐书,也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6、语文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即完成教学任务又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打算每周挤一节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开展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