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听中如何更好地给他人反馈?

(2019-10-24 08:41:09)
分类: 《非暴力沟通》

昨天,有学生们反馈给我信息:当他们在倾听中使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去倾听他人时,却得到了比平时自己常用的沟通方式更差的效果,比如:被倾听的人认为倾听的人看不起他、认为倾听的人不真诚在捉弄自己的感情等。他们为此感到很苦恼,不知道该不该坚持使用非暴力沟通,动摇了对《非暴力沟通》的信心。为此,我特意再次深读了《非暴力沟通》中给他人反馈这一节,并寻找到了几句原话来加深自己的理解,从而给学生更正确的指导。

 

一、原话:

1、  然而,在一些文化环境中,我们也许很难用语言给他人反馈。

2、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

3、  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

4、  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夸口或嘲讽就会消失。

 

二、解读:

1、  然而,在一些文化环境中,我们也许很难用语言给他人反馈。

解读:受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我们常常习惯的说话方式是不太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平时用《非暴力沟通》当中的语言去表达自己时,他人会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需要我们转化说话的方式,用适合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但不管你怎么说话,话语中的中心思想不变,还是体会他人的四要素。

 

2、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

解读:在给他人反馈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否带着爱意很重要,这将导致我们的语气有所变化,同样的一句话,带着爱意就听起来暖心,带着目的性的说话就容易被人理解成坏话。

 

3、  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

解读:我们在用《非暴力沟通》,但对方可能不懂《非暴力沟通》,在我们倾听的能力不够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的意图会很误解,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坚持,随着我们倾听的水平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

 

4、  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夸口或嘲讽就会消失。

解读:不要奢望一次性就倾听完以及倾听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无论他人表达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表现和行为,我们只做一件事情:专注于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多倾听几次,他人对我们的反感会渐渐变少,最终他会很自然而然地改进与我们的联系。

 

三、总结:在倾听中我们如何更好的给他人反馈?

1、  要用我们习惯的说话方式,重复对方的话时,不要一字不变的重复,然后在话尾加入翘音就当作是反馈和问问题。

2、  不要总是问问题,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猜测,且语气要真诚且平和,如此才能更好的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爱意。

3、  在我们倾听的水平不高的时候,被人误解我们的意图是正常的现象,不要太过在意,更不要裹足不前,我们需要做的是继续多次倾听。

4、  我们需要研究我们自己、身边的人以及中国传统的说话和表达的方式,以便更好的结合《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来倾听和交流??(我还没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不确定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这不妨碍我们用已有的案例来讨论和体会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