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挂庄

(2016-05-16 17:14:28)
标签:

散文

文化

兰州

  水挂庄,不是一个大地方,很小,就是农村的一个村庄。当年,我们走进她的时候,她如许多的村子一样,纯真而又朴素,静静地让人能感觉到美。回想起来,水挂庄,以一种发自内在的淡雅,无声地吐着芬芳,让人的灵魂,短时间内可显得安宁,与村子悄然一起,呼也成,吸亦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在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系上学。每天,都沉在历史书本中,听教授讲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想像古人们的心境,为他们哭,也为他们笑。课后,会与同学们到处走走,寻找城市带给我们的新鲜与激动,党校后面的黄河边,学校右手的十里店,包括再远处的刘家堡,还有仁寿山,等等。很偶然的机会,饭后走到师大对面,在当时的兰空医院旁边,有一条沙石小道,拐进不远就能看到村庄的名字“水挂庄”。当时,就觉得村名很美,有种田园风情的味道,念叨她时,仿佛能看见被水挂起的村庄,那淡淡薄薄的水雾,那隐隐约约的房舍,那朦朦胧胧的禾苗。
  水挂庄,除了农业给她的富足与饱满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悠悠的别致。每天的清晨,炊烟依然飘着,那种缓慢与舒服,时时撞击这里的墙壁,砖瓦,还是草芥。这些时时都要到来的日子,真得很宁静。人们悠闲地穿行村头,或者走在田埂上,用一种能打捞落花流水的安然,对待春天麦苗的发芽,对待夏日庄稼的收割,对待秋季的一声啁啾,对待冬雪来临。有时,他们会守护,围着熏熏燃起的篝火,每一个人很兴奋,心思与容颜都会欢呼,为一个人的到来或离别,也可能是为一个节气,如清明,如夏至……也许,他们会来醉意,但稍有伤感之后,还像以往那样,该东则东,能西则西。
  村子的地,位于村后向北的地方。那时候,觉得这里土地好宽阔,一直延续到山脚下,整片整片的,可以用“一望无垠”的成语。果树林,处在村子最北头的山坡上,尽管地势较高,因为有水浇灌,显得很葱绿。麻雀总是成群结对的,来是一群,走是一伙,忽左忽右,忽高忽低,能够看出,它们对这儿异常熟悉,知道哪片叶子的香蕾,也知道哪株植物盛开。与树林相邻的是田地,小麦齐刷刷地长着,虽没有树枝那么高,却也亭亭玉立,把对土地的眷恋,一穗一绺,一簇一粒,久久地放置,聆听远处飘来的泠泠水声。这个时候,游走不停的云朵,似乎也变得快乐起来,一片与一片对接,宁静地俯视着大地。
        那些并不高耸的山脉,一直挺立在村子的北面,像一道屏障,挡住了由北而南的风。所以,水挂庄显得很温暖,没有大起大落的风,植物很丰裕,一个劲儿地疯长,茵茵的绿便成了底色。两座山脉的中间,属于三岔道口,一股小溪泊泊地流淌,仿佛记录着烟云的流逝,从早到晚,都会历经果树,麦地,草滩和农舍,一地湿润。此时,惟有繁茂的草木,守护着水挂庄的葱茏,四处淌过的水流,飘浮在有些羞涩的空气中,风儿,用其纤纤手指,挑动着,翻滚着,扬洒着,让水能挂着一个村庄,从远古走到了现在。而村民们挂牵于心的是,位于村子中心位置的那间庙宇,她虽高高在上,却可时时触摸。
        大学期间,有很多功课属于自学,要凭个人的兴趣与执着。很多时候,我们拿着课本,悠悠然然来到水挂庄,好像找寻书中描写过的景物,一枚叶子,一粒麦子,或一块石头。在那里,心会很静,静得能听到心跳,与这些生长着的植物一样,只关注风的姿势,只关注雨的来临,然后,就便自然地盛开,也许自然地绽放。在这乡下一隅,我们与书籍一道,见过晶莹剔透的露水,见过丰盈颤颤的穗头,见过一朵鲜花的凋零,随后,会像书中的汉字,点横有别,撇捺成道,迎着阳光抬头,规规矩矩地行走。有时,也会喝点白酒,再高谈阔论一番,夜深人静之时,一首充满情怀的诗歌,清清晰晰地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