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第三单元数学知识点整理
(2024-10-08 13:53:54)
第二单元
(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
(4)1千克有多重——
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
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粒黄豆大约重1克;
(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
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
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
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
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
(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
(10)
(11)
(12)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先算长加宽的和,再乘2。也可以先算2条长,2条宽,再把结果相加。
(5)长方形的长宽和等于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和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求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边长,然后用公式去算。】
(7)把一个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8.【一面靠墙围菜地】 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9.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一分,确定长和宽。
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11.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几倍,周长也扩大几倍。
12.把一个图形剪成两个图形之后,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之和肯定大于原来图形的周长。【多了两条边】
13.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小于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少了两条边】
14.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现在将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15.用几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大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如:12个小正方形,有三种拼法。想:1×12=12,2×6=12,3×4=12。
16.缺拐角的图形周长计算。【周长是原来的图形周长。如果是中间缺一部分则不是原图形周长了】
17.画一个长方形对角线用波浪线连起来分为甲乙两部分。此时两部分的周长相等。
18.由几个相同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可能不相等。
19.不同形状的图形,周长可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