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反思
(2019-10-15 13:17:29)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朱黎锋
小数的意义是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开始,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已经有所接触,看似容易,实则难点一大堆。
比如,学生知道: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练习题:0.54读作(
又如,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题:2.0与2大小一样,意义相同。(
生活中的小数出现问题更多。改写时忘写单位“万”或“亿”。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要根据进率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学生不是进率记错了,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对,要不就是数位不够补0时,补在了中间。
虽然在教学之前我已经通过上网查阅,和同事交流,预想到了本单元的学习困难之处,但是在教学的实施中还是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不够,没有充分的站在高处俯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在这里在对本单元做一小结,为下一次教学本部分做好充分的准备。
1、小数的意义:明白不同的数位上计数单位不同。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最小是一,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最大是0.1。
2、小数的性质(1):区别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不是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如果在小数点的后面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会改变。如:2.4=2.40,不能写成2.4=2.04
3、小数的性质(2):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是和小数的扩大或缩小相联系的。归纳为: 小数点右移一位=小数扩大10倍=小数×10 小数点右移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小数×100,…… 小数点左移一位=小数缩小10倍=小数÷10 小数点左移两位=小数缩小100倍=小数÷100,……
4、求小数的近似数: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改写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数的大小,所以除了末尾的0可以去掉,其余都要写上。一个是求小数的近似数。一般会说明保留几位小数(如保留一位小数,或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0.1,精确到十分之一),原则是看保留位的右边一位“四舍五入”。
如:把19007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再保留两位小数 190070=19.007万≈19.01万
这类题最易出现的错误是小数数字写对了,却忘了添上“万”或“亿”。也有部分同学把改写和求近似数混淆。
5、生活中的小数:主要涉及小数与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也就是换算)。主要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换算。人民币单位的换算学生基本不存在问题。长度单位除了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以外,两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两相邻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而两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这是解决问题必须熟悉的。然后根据是扩大还是缩小进行小数点的移动即可。如: 2.05吨=( 2050 )千克,扩大1000倍,所以小数点右移三位。 470厘米=( 4.7 )米,缩小100倍,所以小数点左移两位。 3.04米=( 3 )米( 4 )厘米,把其中的0.04米扩大100倍,即小数点右移两位。 4千克70克=( 4.07 )千克,需要把70克缩小1000倍,即小数点左移三位,再与4千克合起来即可。 6平方分米5平方厘米=(6.05 )平方分米,需要把5平方厘米缩小100倍,即小数点左移两位,再与6平方分米合起来即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