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组:《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7-06-08 18:36:54)
《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编者:姚清霞
一、
1.以读为本
从郝副营长战斗前的神情言行中,感受英雄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体验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以理解反复出现的“多好啊!”为线索,促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在语言留白处想像、朗读,走进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2.语言为本
二、
《灯光》是第八单元《光与火》中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中间部分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是教学上的重点。
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千钧一发、聚精会神、憧憬、焦急”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体会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郝副营长的崇高理想和形象。
4.走进人物,为人物补写上战场前的话。
四、
重点:体会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郝副营长的崇高理想和形象。
难点:走进人物,为人物补写上战场前的话。
五、
六、
自主探究
七、
八、
九、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直接揭题
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一篇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灯光
1.齐读课题。
2.读完了课题,联系生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是啊,灯光帮我们驱散了黑暗,带来光明。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课题,读出来感觉就更好了。再读课题。
3.作者简介。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谁查找了作者的资料,来跟我们分享?
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看屏幕,抽查词语。
①出示四个易读错的字词(歼灭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使原本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形式新颖,趣味性很强,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
②运用探照灯功能,让学生逐个读词语(郝副营长、天安门广场、豫皖苏平原(地图)围歼、焦急、突击连(进攻战斗时﹐在主要方向上担任突击任务的部队。一般以精锐部队组成。)、憧憬、千钧一发、璀璨、暴露、胸墙、性命)
考察学生的词语的理解情况:“千钧一发”的意思?用“聚精会神”造句;可以用璀璨来形容什么?等等
【设计意图:探照灯功能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地学习词语,又能使教师方便地、有针对性地对词语的读音让学生多次认读,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2.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概括得不是很好,但是抓住“回忆”,相机引导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从现在的生活下笔,引起对战争时期的回忆。倒叙的好处:这种倒叙的叙事顺序能够制造悬念。
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这样的开头吸引你了吗?你想知道什么?
是什么引起了“我”的回忆呢?(灯光和“多好啊!”)
出示金钥匙:理清文章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概括主要内容。
三、抓住回忆语,体悟理想
1.引起“我”回忆的仅有灯光,还有……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生汇报,围绕“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二)品读第一次“多好啊!”
1.出示第一次“多好啊”的句子,
出示学习提示:(1)这句话是谁说的?
我们也去看看吧(出示天安门照片),我听到了游客情不自禁地说——学生说。
多好啊,只是在赞美灯光吗?是啊,夜幕降临,华灯璀璨谁能不感受到这生活的美妙,国家的强盛。
适时引读: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是啊,就是这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华灯和你们的一声……这一声赞叹,使我想起了——(郝副营长)
2.自悟后两次“多好啊!”
(1)请学生们抓住关键词句做上批注你感受到的郝副营长。按照刚刚的自学提示,想想“多好啊!”应该怎么读。
(2)小组交流。
交流读书体会,引导从深入学习部分词句入手,更真切地感受英雄崇高的理想。
①“多好啊!”,郝副营长是因为什么有感而发?然后引导学生读:
我不由得一楞,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郝副营长,什么“该多好啊”?引读“听说一按电钮,……让孩子们都能在那样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④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憧憬”是什么意思?
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
是啊,现在呢?
说得多好啊!我还想问同学们:郝副营长憧憬的仅仅是有电灯吗?
他还憧憬什么呢?
师:说得真好此时的灯光已不再仅仅是“灯光”了,而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啊!所以,这一声“多好啊!”饱含的是对……
板书:憧憬未来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4.从郝副营长的两声“多好啊!”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在吊灯下学习的羡慕,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憧憬。这样一位具有崇高理想的革命战士就要上战场了,郝副营长就要指挥突击连出发了,他会留下什么话呢?请学生为英雄写“临行前的话”
指名读自己为英雄写的话
[设计意图]
文本的情感力透纸背,学生在理解真切的人物时,靠得就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学生来说,每个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的,都是一种吁求,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抓“多好啊”这句中心语言,辐射学习郝副营长神情,动作,补充想像人物心理,对人物的感受便形成了立体的了学生通过自读文本,不仅可以跨越时代的鸿沟和隔阂去理解人物,还可以对它做出创造性解释
板书设计
灯光
“多好啊!”
十一、教后反思
电子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有丰富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灯光》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尝试了使用电子板技术。
我在认读生字环节中结合了电子白板的批注让学生上台批注易读错的字的字音,增加和学生的互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另外,用聚光灯功能,让学生全神贯注于重点词的认读和理解上。
在进行教学难点设计时我紧扣文眼――“多好啊!”
白板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工具,老师能迅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整堂课的学习效率。电子白板为语文课堂互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和方便,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的有效互动,建立和保证了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