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组:片段习作指导《对比写作手法的运用》 张鸿润
(2015-06-16 19:45:1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
理解并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补写句子。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创造语境,写出“对比”的句子。
教学流程:
一、例文引入,习得方法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写作小技巧,它就藏在下面这句话里,咱们一起来找一找。
Ppt出示句子:
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头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1.
预设:读懂了炮手的心情非常复杂(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预设:我理解了天气非常冷,穿大衣都很冷,可是炮手却在流汗。
预设:我理解了天气很冷,炮手却很热。
总结:天气非常的冷,军官们已经裹着大衣了,却还在打颤。可是,在这么冷的天气下,炮手的额头却留下了大粒的汗珠。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2.
是的,这汗珠显然与他的心情有关,他的家园要被炸毁了,他的心情是多么复杂。
3.
4.
概念:对比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ppt出示)
师解析
5.
二、创设语境,学会表达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两个句子。
例句1.寒冷的冬天,其它的花儿都已经凋谢了,梅花却绽放在枝头。
1.同桌相互讨论: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句子如何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什么?
引导回答:这句话把冬天绽放梅花和冬天凋谢的其他花儿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在冬天开放、不怕严寒的特点。
这就是我们刚才概念中讲到第一种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突显出其特色。
例句2. 平时吃晚饭的时候,小强总是兴致勃勃地讨论学校发生的事情,可是今天却呆呆坐着,一言不发。
我们来看第二句话,请女生们读一读这句话,男生仔细思考下这句话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预设:把小强和小强进行对比。引导把平时的吃晚饭的小强和今天的小强进行对比,凸显出了什么小强的(变化)
师: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对比运用在同一个人、事、物的身上,以凸显出其变化。
这条街白天很热闹,晚上却很安静。
预设将白天的街道与晚上的街道进行对比,凸显出其不同的特点。
三、仿写例句,迁移运用
1.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这个写作的新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出示语境:
教室里,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上课,可小强却……
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将这句话补充完整,记得体现出对比。
预设: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上课,可小强却看着窗外的小鸟发呆。
请生交流,这句话,将小强与认真听课的大家进行对比,突出了小强的不认真。
2.现在请大家自己创设一个语境,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用对比手法,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提示:你写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植物、动物、物品,比如我们刚才讲到的梅花。要注意写完后,自己想一想你这句话如何运用了对比?突出了什么?
预设生:天气很冷,大家都穿着长袖,他却只穿了一件短袖衣服。
交流讲评3-5人:
(1)引导大家一起发现怎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
(2)请生回答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
(3)修改有问题的句子。
四、当堂讲评,总结提升
1.句子变魔术
下面,我们来变一个魔术,为你们的句子添上开头和结尾,让它变成一小段话,要记住整个语境要符合你刚才所写的句子。
2.总结:对比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技巧。用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可以突出写作对象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加练习,熟练地掌握这种技巧。
作业:
1.
坚持一课一得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在我们的课文中经常出现对比段或者对比句,此次公开课我抓住了语文天地中的仿写句子一题进行拓展延伸,展开教学。
“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头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这句话出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炮手》一文,课文通过将炮手与军官们进行对比,突出了炮手的复杂心情。从这一句话入手,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
一、目标定位清晰。与以往的公开课不同,这次选定的内容可查找的资料非常少,但这从另一方面,也让我更仔细研读了课文的要求,并且更能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入手,去设定教学目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也进行了反复地预设,考虑到学生对比概念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困难,我将其概念简化为两层含义:对比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在设计练习交流的时候,有意识设置两种句式,引导学生回过头去理解概念。一堂课下来,感觉学生都能理解“对比”手法,大部分学生能自己创造语境写出“对比”句子,如“冬天来了,树叶都落光,只有松树依旧苍翠。”、“森林里发大火了,动物们都逃跑了,只有鸟妈妈留下来救小鸟。”
二、环节层层相扣。采用教研组研究出来的课堂模式,我感觉整个课堂比较顺畅,首先出示例句,引导学生交流发现这一方法;在引出概念后,设置“寒冷的冬天,其它的花儿都已经凋谢了,梅花却绽放在枝头。”等两个小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如何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什么,接着出示让学生补白的句子,练习说话;在仿写环节,先让学生补写,再让学生自己创造语境编写。一步步突破难点,让学生学有所得。
同时,我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其实对比手法的运用要有具体的语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降低孩子们学习的难度,将学生的运用限定在一个句子上面,自己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也有想过要总结提升,但是却想不出比较合适的方法。这一问题没有考虑清楚,也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写出类似“冬天,小东在雪地里玩雪,小华却躺在被窝里睡觉”之类的句子时,不知该如何进行点评点评匮乏,不能正确进行引导。在与教研组老师交流后,我恍然大悟,其实如果当时我可以加入一个提升环节,让孩子们为自己写的“对比”句子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那么既有了语境,也让整堂课的教学更进了一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每次的公开课都是一次全新的历练,坚持一课一得,期待自己下一次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