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一、观察说明
这堂课是对《课堂观察》四个维度中《教师教学维度“教师呈示”》这一部分的观察。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把教师教学呈示分成了四个部分:教师个人基本的素养、活动构建和问题设置、教学手段的运用技巧、学法指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研究教师的课堂评价,我们采用了课堂观察这一研究方法,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表格如上,在观察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了教师课堂教学呈示的基本情况。
二、具体分析
(一)教师呈示的个人基本素养
1.教师的亲和力、语言精准度、感染力
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首先要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接近你,,接纳你,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否则,那些让写学生敬而远之的教师,是不可能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亲和就是人之关怀。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是亲和的表现。
优点:这节课中,吴老师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课上始终面带微笑,教态自然,语言准确度很高,基本无常识性语病,体现了教师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不足: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还有待加强。
2.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时评价能力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作出的立即反应,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
优点:这节课中,吴老师体现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特别是学生分组混乱时,吴老师机智地引导学生处理小矛盾,巧妙地避免了尴尬。
不足:对于学生的即时评价有所欠缺。有时会重复学生回答,可能只沉迷于自己的角色中,没有做到即时、真正地评价学生。
(二)教师呈示的活动构建和问题设置
1.问题设置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相符度
课堂上,吴老师设置的问题虽然比较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是很好理解,所以学生对于社区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很好回答。
2.活动构建与学生生活的贴近度
整个活动“小小营养师”是比较时尚的一个话题,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但是可能平时学生还没有上升到这样一个高度,所以学生营养餐的设计还是缺乏深度,毕竟这个主题对于学生的认知度把握的不到位。
(三)教师呈示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技巧
媒体呈现的有效性:课堂中,因为课件的精美制作,弥补了很多口头或者板书无法很好呈现的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东西,因为多媒体的展示,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一起利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教师呈示的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习惯、能力、兴趣等培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讲求学法指导,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想学、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我们只有投入其中,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究,才能营造出民主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