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103窟主室南壁
(7200*5939)
簡介:
南壁畫面大部表現《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整體布局利用了橫向長方形的壁面,呈現出「中央是佛說法圖,上部是須彌山上的天界,佛說法圖的左右及下方表描繪細節場景」的「凹」形構圖。凹形部分的中央是佛說法圖。佛著袒右肩袈裟,結跏趺坐於蓮座之上,從佛的頂上肉髻中放射出幾束蛇形光束並向向擴展為扇面狀。佛周圍侍立聞法弟子
、菩薩和比丘。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上(8500*6063)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下(8500*6256)
上部描繪天界建築和善住天子、帝釋天等人物形象及善住夜半驚夢、善住造訪帝釋、帝釋天向在下界說法的世尊救助等情節。

西側繪佛陀波利譯本《序》中前半部分內容(5300*11325)
凹形部分的西側畫面表現佛陀波利譯本中的《序》中前半部分的內容。自上而下描繪佛陀波利從西國來詣五台山、佛陀波利五體投地拜跪祈禱、佛陀波利路遇文殊化現的老人、佛陀波利回到長安入宮獻經、皇帝向佛陀波利賜絹三十匹等場景;

左側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中的幾個場景(4200*11641)
左側畫面最上端描繪帝釋天得佛授陀羅尼經加歸天界、得到解脫轉世之苦的善住與帝釋天回訪世尊、世尊摩善住頂授菩提記的場景。其下方描繪象徵陀羅尼經的日輪、安置陀羅尼經的寶塔、高幢、高山及禮拜的人們、守護陀羅尼的魔王、天王,撒土誦經使故亡惡人得生天上等場景。凹形部分的下方主要描述善住天子來世將受的地獄、轉野獸身之苦的場景。最下方畫面殘毀嚴重。

頂紋(局部)
用清綠山水畫來描繪山清水秀的五台山情景,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視覺效果。這種青綠山水畫是當時唐代流行的一種畫風,唐代的李思訓被世人稱其為青綠山水畫的始祖,但李思訓的真跡今已無存,然莫高窟壁畫中的青綠山水畫卻保存的很好,色彩如新,因此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