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覺壁--敦煌瑰寶
覺壁--敦煌瑰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031
  • 关注人气:1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2023-02-12 10:35:55)
标签:

敦煌

文化

分类: 敦煌繪畫
唐-五代 文殊菩薩像(殘片)034.Ch.xxxvii.005 設色絹本
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年代:唐-五代(851-950)
名稱:文殊菩薩像
出處: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材質:設色絹本
尺寸:高:218.7厘米 x 寬:114.8厘米
藏地: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編號:1919,0101,0.34 Ch.xxxvii.005
賞析: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大英博物館簡介:
       圖13和14中所介紹的一對圖,在斯坦因收集的絹繪中,是無其他例子的特殊作品,而在敦煌石窟中,在深牆中央的佛龕左右或入口處左右兩邊都可見幾例描繪與此畫相似的二菩薩圖,顯然其製作與壁畫有著相同的目的。不過沒有任何說明文,是因這兩個圖上部的鑲邊是彎曲所致这一点(參照圖13-2,14-1),說明這兩個圖可能是懸在拱形藻井上的,但敦煌并沒有這樣藻井的石窟,藻井只見于伯孜克里克和庫車等中亞其他窟寺遺迹中。然而,在風格和構圖上,這些圖卻顯然與敦煌第36窟的壁畫(參照《敦煌壁畫》圖版160),特別是榆林窟第16圖的壁畫(參照羅寄梅No.2966)等很相似。
       兩菩薩各自乘坐白象和獅子,禦手黑人少年在前面被畫得很大。象和獅子在各式各樣的裝飾中,只露出頭和側腹的一部分,很難辨別。有吐蕃佔領時期的丙辰年(836年)和咸通五年(864年)紀年的作品(參照第1卷圖16、23)中能見到大象和獅子的全身,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
       兩圖侍從的描繪非常相似。隨行菩薩的頭部大多從頭光的內區越到外區,兩圖中同樣的描繪還可見有三身的紅色臉龐的天王像。前景的左右角各站一身手持團扇的菩薩,矮小的侍者托著他肥大的衣袖。這在集聚在中國聽文殊和維摩的著名辯论的其他國家的統治者的隊伍(參照第1卷圖20)中也有相似的情景。在隊伍前面,兩圖均繪有樂人(參照圖13-3),普賢菩薩圖的保存較好,他們彈奏著篳篥和笙。從中尊上方隨風起伏的華蓋看,像是每個群體都向中央行進。普賢菩薩的出現是《法華經•普賢勸發品》(參照《大正大藏經》第9卷No.262,61頁上段)中說的,那裏說普賢菩薩是帶領菩薩和樂人等衆多隨從,從東方前來靈鷲山聽釋迦說法的。
       再看風格和繪法,首先是顔料的脫落嚴重,失去了當時華麗色彩的同時,浮現出了底稿的墨線。特別是臉部等的細部描繪,可發現底稿線和完成時的勾勒線完全不一致。其它可舉出的兩圖共通的顯著表現,还有各種文樣的背光在兩圖中分佈在大致對應的位置,諸尊間均留有小間隔,回頭向後的身體姿勢僵硬。榆林窟第16窟(參照羅寄梅No.2966)和敦煌第36窟(參照《敦煌壁畫》圖版160)中也有與此相似的描繪。據說敦煌第36窟是中唐吐蕃佔領時期(781~847年)的洞窟,與其相比,此畫表現有些僵硬的感覺。如從臉部的細部表現看,眼瞼部所有的線幾乎都是直的,口極小,唇線兩端勾狀線向下彎曲等,可能時代略晚些。
敦煌瑰寶:唐-五代《文殊菩薩像034》大英博物館(高清局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