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2023-02-09 09:23:36)
标签:

敦煌

文化

分类: 敦煌繪畫
唐 熾盛光佛並五星圖 031.Ch.liv.007 設色絹本
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年代:唐 乾寧五年(897年)
作者:張淮興(繪畫)
名稱:熾盛光佛並五星圖
出處: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材質:設色絹本
尺寸:高:80.40厘米 x 寬:55.4厘米
藏地: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編號:1919,0101,0.31 Ch.liv.007
參見:Figs.79-81
賞析: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五彩祥雲中,主尊熾盛光佛乘坐雄牛所牽引的牛車,渾身放射著巨大光芒,象徵震懾的力量。熾盛光佛的面部和身軀當時是金色的,現在面部的金色經過再次塗抹。眼睛和鼻子等的線描也有修改的痕跡,比起其它像顯得濃重,面容更加生動。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上方華麗的彩色華蓋及火焰紋隨風飄向右側,以示牛車急速向左方馳騁,極富動感。
       此畫由主尊熾盛光佛和五星組成,都乘同樣的五彩雲。熾盛光佛所坐雄牛牽的車朝向左,五星在車的周圍按照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
       佛陀前方的祭壇上,擺放著一套精美的祭器。它們用了墨描,當初可能是用了金色暈染。祭壇周邊圍著垂幕,刺繡的桌布垂到駕轅的雄牛背上。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婦人形象頭戴猿冠,手持紙、筆的是「木星(北極星)」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官人形象身著青衣長衫,戴豬冠,手捧花和水果的是「水星(歲星)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婆羅門形象,戴牛冠,手持錫杖的是「土星(土宿星)」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婦人形象戴鳥冠,著白色練衣,彈奏琵琶的是「金星(太白星)」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外道形象的,戴馿馬冠,四隻手持武器(矢,弓,劍和三叉戟)的是「火星(南方熒惑星)」。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題記為「熾盛光佛並五星神乾寧四年(897)正月八日,弟子張淮興畫表慶光」。
大英博物館簡介:
       題記:1.熾盛光佛並五星 2.神乾寧四年(897)正月八日 3.弟子張淮興畫表慶 4.光 
       此圖不僅有紀年,以主題來説中也是佛教美術中最珍稀的作品之一,是難得的範例。「熾盛光佛並五星」這一畫題與紀年同時記錄在供養題記中(參見Fig.80)。經典中有種種有關伴隨九曜和十一曜的熾盛光佛的記載,但繪畫實際只存有以下三件,即本絹繪、敦煌第61窟洞口南壁的壁畫及波士頓美術館藏元代的掛幅(參照K.Tomita and H.C.Tseng:Portfolio of Chinese Paintings圖版21)。從于闐公主等華麗的供養人隊伍,以及由衆多聖衆構成的淨土圖和五臺山的描繪等知道,敦煌61窟的壁畫是北宋初期,即10世紀中葉稍後製作的。而繪於天井上的諸多如來像與此收藏品中收的紙樣(參照第2卷圖78)有密切關係。據斯坦因講,無論是構圖還是線繪,壁畫都比本圖熟練。但是,此畫年代早,主題罕見,是很珍貴的作品。
       波士頓的作品暫且不論,將此畫和壁畫進行比較,此畫的構圖比壁畫簡單得多,只由主尊熾盛光佛和五星組成,都乘同樣的五彩雲。熾盛光佛放射著巨大光芒,象徵震懾的力量。據松本榮一博士講,五星的表現與「梵天火羅九曜」的記載大體是一致的(參照《敦煌研究》338頁之後)。熾盛光佛所坐雄牛牽的車朝向左,五星在車的周圍按照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第61窟洞口的則全部是按行列形狀整齊排列)。婦人形象的,頭戴猿冠,手持紙、筆的是「木星(北極星)」(圖27-2);官人形象的,身著青衣,戴豬冠,手捧花和水果的是「水星(歲星)」(Fig.79);婆羅門形象的,戴牛冠,手持錫杖的是「土星(土宿星)」(圖27-4);婦人形象的,戴鳥冠,著白色練衣,彈奏琵琶的是「金星(太白星)」(圖81);外道形象的,戴馿馬冠,四隻手持武器(矢,弓,劍和三叉戟)的是「火星(南方熒惑星)」(Fig.81)。壁畫雖有所損壞,但能確認除了這些五星和日月外,還有從印度天文學借來的羅睺星和計都星兩顆暗淡的星,合起來是九曜。此行列的上方可見表示二十八宿的諸像,以及代表十二宮的小圓形裝飾,最初當是聚齊了十二個宮,但畫面只殘留了一部分。
       牛車前方的祭壇上,擺放著一套精美的祭器。它們用了墨描,當初可能是用了金色暈染。祭壇周邊圍著垂幕,刺繡的桌布垂到駕轅的雄牛背上。熾盛光佛的面部和身軀當時也是金色的,現在面部的金色經過再次塗抹。眼睛和鼻子等的線描也有修改的痕跡,比起其他像顯得濃重,面容更加生動。特別是嘴角突出了10世紀的描繪法,呈鉤形,很顯眼(參照圖27-3)。其他像的唇線筆直,或兩端稍上翹。因此,判斷此畫是10世紀前半葉著手完成的更準確。繪畫上端殘留的寬幅紫色絹,說明它是曾當作掛幅來使用。可惜的是,現在上端的絹只有高11.5釐米的帶,而斯坦因的發掘報告書《西域》中記載約有75釐米。下端的裝裱在當時發現時已經丟失。雖然如此,此畫在當時是極爲富麗的,並且很可能在實際使用中,就是挑掛在畫中所描繪的遊行隊伍中的。 
       《熾盛光佛並五星圖》是張淮興在唐代乾寧四年正月八日(897年)繪。熾盛光佛並五星為:熾盛光佛、木星(北極星)、水星(歲星)、土星(土宿星)、金星(太白星)、火星(南方熒惑星)。
敦煌瑰寶:唐《熾盛光佛並五星圖031》大英博物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