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 摹本瞻近龍保帖 墨筆紙本 大英博物館斯坦因敦煌文獻

(4000*2702)
年代:東晉
名稱:瞻近龍保帖(草書)
作者:王羲之
出處: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材質:墨筆紙本
尺寸:縱:25.0厘米 x
橫::37.5-3.1厘米
藏地:大英博物館斯坦因敦煌文獻
編號:Or.8210/S.3753
賞析:
原釋文:
瞻近無緣省苦,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雲卿當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當不居京,此既避,又節氣佳,是以欣卿來也。此信旨還具示問。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
釋文:[補齊]
《瞻近帖》(S.3753)
[瞻近無緣]省苦但有悲
[歎,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雲卿當來居]此,喜遲
[不可言],想必果,言告
[有期耳]。亦度卿當不
[居京。此]既僻,又節氣
[佳,是]以欣卿來也。此信旨
[還,具]示問。
《龍保帖》(S.3753)
龍保等平安也。謝之。
甚遲見,
簡介:
唐代敦煌臨本
英國大英圖書館藏有王羲之《瞻近龍保帖》。紙本,縱25厘米。草書,殘存二十四字。唐人墨本的發現,為研究王羲之書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筆法鋒芒畢現,行筆自如流暢,留由原作的風神。行款、結字與宋拓刻奉稍有不同。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
01、郗司馬帖;02、逸民帖;03、龍保帖;04、絲布衣帖;05、積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處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鹽井帖;15、遠宦帖(省別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嚴君平帖;18、胡母帖;19、兒女帖;20、譙周帖;21、漢時講堂帖;22、諸從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藥草帖;26、來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錄主要依據收藏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孔氏岳雪樓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樓本為「僧權」全本,摹刻於南朝梁內府所藏原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