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瑰寶:大英博物館藏斯坦因敦煌絹畫(按編號)
(100-109)
僧院圖 P.t. 993
吐蕃時期(786—848)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吐蕃時期(786—848):年代
僧院圖:名稱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處
設色紙本 墨筆:材質
縱:30.0厘米 × 橫:48.0厘米:尺寸
法國國家圖書館伯希和敦煌經卷:藏地
Pelliot tibétain
993:編號
擁有250年歷史的大英博物館無疑是令人神往的,這個全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600多萬件藏品,其中就包括數百件來自中國敦煌的絹畫。這些絹畫是100年前英國人斯坦因從敦煌王道士手上「買」回來的,以後就一直被單獨存放在一個名叫「斯坦因密室」的庫房裡。
唐代佛教盛行,敦煌的畫師們除了在洞窟石壁上作畫外,還將他們的信仰和虔誠繪在素絹之上,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宋初。當僧人們封閉藏經洞時,這些色彩絢麗、技法成熟的藝術珍品和文書、寫經卷等一起碼放其中。1900年,藏經洞被王道士重新打開,近千年的絹畫大多保存完好。7年以後,英國人斯坦因得到了東印度公司的贊助第二次踏上了絲綢之路的探險之旅。在敦煌休整時,一個姓蔣的師爺告訴他藏經洞的事情。於是斯坦因用4個馬蹄銀(200兩白銀)廉價騙購了藏經洞敦煌寫本24箱、絹畫和絲織品等5箱。這些東西都是王道士從洞裡取出的。也許是對價錢不太滿意,他在拿絹畫時多了一個心眼,專門挑那些破舊的塞給斯坦因,總共大概500件。王道士哪裡知道,破舊意味著它們更古老更有價值。他給斯坦因的破舊絹畫大多是唐代的,是敦煌絹畫中的精髓。而剩下來較新的絹畫也沒有能留在中國,它們被法國人伯希和一掃而空,全部帶回巴黎。那些畫大多是五代和北宋時代的。
斯坦因將敦煌絹畫的精髓全部帶回英國,按照承諾,他要把其中的一部分交給資助方東印度公司。為了湊數,他甚至將一些完整的絹畫一撕兩半來充數。交給東印度公司的至今仍藏在新德里,尚未公開。而剩下的敦煌絹畫就留在大英博物館這個「斯坦因密室」中。千年絹畫經過這一系列折騰已經脆弱不堪,從上世紀50年代起,英國人開始將它們一一裝裱。但是當時他們不懂中國古絹畫的修復和裝裱技法,只是簡單地將絹畫一一貼在類似於牛皮紙的硬紙上。由於絹本身有伸縮性,粘貼時展開不夠或過度,造成許多菩薩臉部身體變形。
斯坦因所獲敦煌文書,凡漢、粟特、突厥、回鶻語及怯盧文梵語的原歸大英博物。
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詳見以下各鏈接 內含超大圖)
點擊→ 100、唐 佛傳圖:雷雨、苦行、尼連禪河水浴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0
Ch.xxvii.001

點擊→ 101、唐 菩薩像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1
Ch.lvi.008

點擊→ 102、唐 持蓮菩薩像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2
Ch.lvi.003

點擊→ 103、唐 金剛手菩薩像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3
Ch.lvi.002

點擊→ 104、唐 觀世音菩薩像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4
Ch.xlvi.001

點擊→ 105、唐 持蓮觀音像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5
Ch.lv.0031

點擊→ 106、唐 廣目天像-護衛西方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6
Ch.xlix.007

點擊→ 107、唐 持國天像-護衛東方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7
Ch.lv.0017

點擊→ 108、唐 廣目天像-護衛西方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8
Ch.0010

點擊→ 108+、唐 觀自在菩薩像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8.+
Ch.lv.004

點擊→ 109、唐 持國天像-護衛東方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9
Ch.lv.005

點擊→ 109.+、唐 寶手菩薩像
設色絹本 1919,0101,0.109.+
Ch.lv.007

題頭圖詳見:(點擊下面鏈接)
敦煌瑰寶:僧院圖
設色紙本 P.t.993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