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庚子年(940年)彌勒佛說法圖(供養圖)設色絹本
EO.1135 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
(1096*1600)
年代:後晉庚子年(940年)
名稱:彌勒佛說法圖(溫大眼五兄弟為報「父母之恩」所供養)
出處: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材質:彩繪絹本
尺寸:縱:76.5厘米 x 橫:53.0厘米
藏地: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
編號:EO.1135
賞析:
簡介:
這是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有明確紀年的一幅敦煌絹畫,也是為數不多的以彌勒佛為主尊的供養圖。出自後晉庚子年(940年),是信士弟子溫大眼兄弟五人為報「父母之恩」,為亡父及尚健在的母親所供養。供養圖是由一佛二弟子四菩薩組成的說法圖,發願文及諸尊、供養人榜題基本保存,主尊榜題「南無彌勒尊佛」。
主尊彌勒佛安住畫面中央,雙手結說法印,雙足金剛跏趺坐安住於蓮花法座之上。身後有二弟子侍立左右兩側,身邊有四大菩薩圍繞,每尊菩薩和弟子身邊都有榜題。就連畫面上方二側的芭蕉樹也有榜題「芭蕉樹供養」。整幅絹畫保存基本完好,是一件十分珍貴的千年前敦煌絹畫。
畫面下方二位供養人中間的題記全文如下(自左至右共九列)
1.慈母馬氏一心供養
2.蓋聞大慈闡化溥積無邊塵沙罕測古之有本不有
3.執有演易初教於五天遺文乃傳於閻浮而救沉
4.淪彼路超之達岸始獲果而有路劂有敦煌郡定難坊
5.信土弟子溫大眼昆季五人暮想尊父墮折於何逕乃恐
6.復回不孕於此聞遞相勸念以報尊父母之恩抽舍微財
7.敬繪西方淨土一射並侍從先奉為
尊父願托〔生〕彌勒
8.之前紅蓮捧足現在慈母合家長逢吉慶之事並登覺路
9.故尊父溫再德一心供養
時大晉〔天福〕五年庚子歲七月十四日
為什麼溫大眼兄弟五人會為亡父繪製供養像呢? 在題記中說得很明白:
「信士弟子溫大眼昆季五人,暮想尊父墮析於何逕,乃恐復回不孕於此間,遞相勸念,以報尊父母之恩,抽舍微財,敬繪西方淨土一軀並侍從,先奉為尊父願托[生]彌勒之前,紅蓮捧足……」
顯然,為亡父母造絹畫主要是受佛教「報恩」思想的指導,意在以造像功德,祈求已亡父母能往生淨土。佛教本有「報四恩」之說,儘管在不同佛經和註疏中對「四恩」的具體說法有所不同,但都毫無例外地包括有「父母恩」,這是佛教融和中國儒家傳統的孝道思想的結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