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寫經 僧伽吒經卷第二 墨筆紙本
英國大英圖書館收藏斯坦因敦煌手稿
名稱:僧伽吒經卷第二
作者:元魏南天竺優禪尼國王子 月婆首那(譯)
材質:墨筆紙本
殘卷
尺寸:26.6
cm
藏地:英國大英圖書館收藏斯坦因敦煌手稿
編號:S.399
賞析:
簡介:
《僧伽吒經》是一部殊勝的大乘經典,一直是所有大乘經典中最廣為讀誦、流通的經典之一。據經文記載,若不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佛如來者,不能聞此法門。佛親口說此《僧伽吒經》功德無量,並且只要聽聞,就可以獲得過於一佛福德之聚的無量福德,絕非虛妄,並且只要聽聞此經的人,臨終會有超過百億恆河沙之多的諸佛現身接引入清淨佛國。
據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卷四下記載,東魏北齊時期,鄴下僧團持續進行譯經活動。元象元年(538)於司徒孫騰府譯成《僧伽吒經》四卷五十一紙,譯者為中天竺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魏言高空),僧昉筆受。唐靖邁《古今譯經圖紀》卷四、唐智升《開元釋教錄》卷六同載,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見四卷五十九紙。《開元釋教錄》將其定為大乘經大集部經典。《大正新修大藏經》13冊NO.0423收錄該經全文。
《僧伽咤經》是那爛陀寺鎮寺之寶,那爛陀寺是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學習的寺廟,那爛陀寺曾經是全世界佛法傳播的中心,僧伽吒經乃是無數修行者夢寐以求求而不得之法。
《僧伽咤經》的梵文是一個術語,意思「連結」或「連繫」,僧伽吒經的另一個譯本叫《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僧伽咤經》屬於一種特殊的經類,其功能是轉化那些以特殊方式聽聞或念誦這些經典的人。其中一項殊勝的利益是,凡是聽聞《僧伽咤經》者,臨命終時,諸佛會現身來安慰他們。還有,如經中所述,凡是《僧伽咤經》所安立之處,諸佛恆在。因此,讀誦此經能夠加持誦經之處。
作者:
古代中印度優禪尼國(故地在今印度中央邦烏賈因[Ujjain]
附近一帶)王子。於公元第六世紀中期東來中國,在東魏、梁、陳諸代翻譯佛經,從事溝通中外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