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於武周時期,歷時十餘年而成。覆斗形 頂。窟內有「垂拱二年(686年)五月十七日」題記,為石窟斷代提供了確切的依據。龕內塑像除佛像外均為清修。龕頂繪法華經變,南壁繪巨幅阿彌陀經變。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壁維摩詰經變,其規模是初唐現存同一題材八幅經變之冠。畫面主要表現文殊師利率諸菩薩、弟子等前來毗耶離城問疾與維摩詰居士相對辯論,其上 有乘雲赴會聽法的四眾及辯法中的種種神通變化。下有漢皇夷王虔誠聽法。畫中人、神與山、林自然結合,意境交融,具有鮮明中國特色。
喜欢
0
赠金笔